白玉翎管价格表

雅集网/冉 阅读

本文目录

几品的翎管是玉的

一品官员的翎管是玉的

按大清律例规定:一品文官大臣使用翠玉领管
一品武官使用白玉翎管

二品官员和从二品官员
佩戴的是红珊瑚翎管

往下的三品官员和从三品官员
则佩戴蓝宝石翎管

再往下便是青金石、水晶、**等稀有材质制成的翎管

最次的七品官员
便只能佩戴玛瑙翎管了

清代翎管各个时期的样式大小

清代翎管各个时期样式大小:

一、金托翡翠翎管

正一品、王爷一级的人物佩戴

二、银托翡翠翎管

从一品文官佩戴
顶珠为红珊瑚

三、银托白玉翎管

从一品武官佩戴

四、红珊瑚翎管

正二品和从二品佩戴
正二品颜色比从二品的深

五、银镀金托翡翠翎管

正三品官员佩戴
顶珠为蓝宝石

六、银托翡翠翎管

四品官佩戴
顶珠为青金石

七、水晶翎管

五品官佩戴
顶珠为水晶(也有用各色琉璃、琥珀的)

八、**翎管

六品官佩戴
顶珠为砗磲(**白、珊瑚红**翎管)

九、玛瑙翎管

七品官佩当戴(当时的七品知县)
顶珠为铜

十、铜翎管

八品、九品官员佩戴
顶珠均为镂花金顶(八品用阴纹、九品用阳纹)

清代伊始
改变了从宋、元、明一直流行的高冠或帽翅制式
而以礼帽代替
礼帽又分两种
一种是暖帽
圆形、有一圈檐边
多用皮、呢、缎、布制成
以黑色居多

暖帽最高处镶有顶珠
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
分红、蓝、白、金依次纡尊降贵
二为凉帽
无檐、喇叭式
初期扁而大
后期小而高
用藤、篾外裹绫罗制成
多为白色
也有湖色、黄色
上缀红樱顶珠
翎管
就是在顶珠下用来安插翎翅的管子
旱烟管粗细
长两寸左右

送你阅读惊喜奖励

翎管品级对应的材质

清朝的官帽
在顶珠下有翎管
用以安插翎枝
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
蓝翎为鹖羽所做
花翎为孔雀羽所做

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
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
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
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
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
又不能随意不戴
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
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
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
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
三眼最尊贵
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眼状的圆
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

翎管多为圆柱形
主端有鼻
往下中空
到下端中空部分大如烟嘴
翎子就由此插入
翎管的材质有翡翠、白玉、碧玺、琥珀、青金石、水晶、琉璃、瓷、铜等

按大清律例
文官至一品镇国公、辅国公得用翠玉翎管
武官至一品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得用白玉翎管
故在清代
佩带翡翠翎管和白玉翎管常为一品文武高官的象征

佩戴翎管有什么意义

1 佩戴翎管有特殊的意义

2 在古代
佩戴翎管是表示身份地位和荣誉的一种标志

比如
古代的官员、将军、学者等
都有可能佩戴翎管
代表他们所持有的地位或荣誉

而在现代
佩戴翎管也有时代特定的意义
比如在一些国家的军队中
佩戴翎管代表特殊参战经历和荣誉

3 此外
佩戴翎管也有装饰和美观的作用
成为时尚焦点

不仅如此
佩戴翎管更是一种身份
并且在某些场合反映了其文化和认识

清军十大忠烈名将

清朝末年虽然懦弱
患了所有王朝末年的共同毛病
但是
清朝作为封建社会历史上统治人口最多的王朝
屹立两百多年
还是出了不少名将的
丝毫不比历史上其他任何朝代弱

TOP、10 冯子材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
字南干
号萃亭
汉族
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
晚清抗法名将
民族英雄
自幼父母双亡
流落江湖
历任广西、贵州提督
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
中法战争时
已年近70
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
大败法军于镇南关
攻克文渊、谅山
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
授云南提督
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
官终贵州提督
治军四十余年
寒素如故

冯子材以68岁之躯
精心策划
亲身指挥
一举反败为胜
创造了震惊时世的镇南关——谅山大捷
这一仗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光辉典范
打出了军威
张扬了国威
法国茹费理内阁因之土崩瓦解
打了大半辈子的仗
冯子材从未如此扬眉吐气
恰在此时
清政府在“乘胜即收”思想指导下发布停战令
冯子材含恨撤兵

TOP、9 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汉族
字季高
一字朴存
号湘上农人
晚清重臣
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
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
二十岁乡试中举
但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
他留意农事
遍读群书
钻研舆地、兵法
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封二等恪靖侯
光绪十一年(1885年)
左宗棠在福州病逝
享年七十三岁
追赠太傅
谥号文襄
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左宗棠戎马一生
但是让左宗棠青史留名的
不是剿灭太平天国
也不是中法之战
而是收复新疆
当时新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被沙俄占领
但是左宗棠西进收复了
民族英雄实至名归

TOP、8 海兰察

多拉尔·海兰察(
—1793年)
鄂温克族
满洲镶黄旗人
多拉尔氏
世居黑龙江布特哈阿伦河
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的将领
乾隆二十年(1755年)
海兰察第一次以索伦族马甲的身份从征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
后累功升任为一等侍卫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次年
两次参加清缅战争
率轻骑为先锋
多有战绩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因功被授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调任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
自云南赴四川参加大小金川之役
历时五年
攻碉夺卡
屡克要隘寨堡
因功先后升正红旗蒙古都统、参赞大臣、领侍卫内大臣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两次以参赞大臣率兵镇压甘肃回民起义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跟从福康安督兵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再跟从福康安率兵赴西藏参加廓尔喀之役
次年
抵后藏
克济咙
会师潜渡深入廓尔喀境
越崇山
历艰险
多次克捷
进一等公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病逝
谥号武壮
原规定阵亡者方能入祀昭忠祠
乾隆御准海兰察加恩入祀
旌扬战功
他曾任头等侍卫
位列紫光阁功臣

TOP、7 章佳·阿桂

阿桂(1717.09.07—1797.10.10)
章佳氏
字广廷
号云崖
大学士阿克敦之子
清朝名将
满洲正蓝旗人
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
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长期戍守西北边疆
乾隆十三年(1748年)
参加大小金川之役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事平后移师驻伊犁
提出于新疆屯田建策
被采纳

其后数年间
历任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伊犁将军、四川总督等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以副将军偕经略傅恒领兵与侵扰滇境的缅甸军交战
屡获捷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再次参加大小金川之战
历时5年
运筹战事
多合机宜
后两次督师镇压甘肃回民起义
参与制定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和抗击廓尔喀之役的进兵方略

TOP、6 福康安

福康安(1754年—1796年)
富察氏
字瑶林
号敬斋
满洲镶黄旗人
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
大学士傅恒第三子
孝贤纯皇后之侄

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
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
先后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
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
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
赐福康安贝子
同年五月去世
追封嘉勇郡王
谥号文襄
配享太庙
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
福康安一生征战南北
戎马倥偬
参与了四次镇压各地民变
是朝廷足资依靠的军事重臣
另有一次是入藏征讨入侵者
这对边疆的安定有很大贡献
福康安不仅善于作战
常能扭转危局
转败为胜
而且每于战后都能妥为办理善后事宜
尤其是在对台湾和西藏的战事之后
抓住急待解决的问题
制订章程
恢复生产
稳定局势
因而他的理事才能也同样受到了乾隆帝的表彰

TOP、5 年羹尧

年羹尧(1679年—1726年)
字亮工
号双峰
中国清朝名将
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
后改隶汉军镶黄旗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
进士出身
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
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
高官显爵集于一身

他运筹帷幄
驰骋疆场
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
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
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
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
但翌年十二月
风云骤变
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
列大罪九十二条
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TOP、4 爱新觉罗·岳乐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
清朝宗室、将领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
饶余敏郡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第四子
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
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初封镇国公
顺治六年(1649年)
封贝勒
顺治八年(1651年)
袭爵
改号安郡王
顺治十四年(1657年)
进爵亲王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岳乐去世
年六十五岁
谥号和
死后因贝勒诺尼攻讦被夺谥降爵
三藩之乱爆发初
局势恶化
岳乐于康熙十三年(1674)挂定远平寇大将军印
率军收复江西
进入湖南

吴三桂先后调集10万大军
死守长沙
双方形成僵持之势
4年后
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市)暴卒
相持难下的湖南战局才发生重大变化
岳乐率大军进入长沙
随即挥师西南
在通向贵州的战略门户湖南武冈告捷
这是岳乐在三藩之役中的最后一战

岳乐收复湖南同时
两广、福建、浙江、四川等省相继平定
清朝胜利已成定局
年底
玄烨命岳乐率部分将士还师
由侄子彰泰接替他总管军务
三藩之乱期间
王公子弟多年轻且不习战
岳乐老成持重
富有军事经验
成为皇族中难得的帅材
他领兵出征五年半
建立了殊勋
受到隆重的礼遇

TOP、3 岳钟琪

岳钟琪(1686年—1754年)
字东美
号容斋
四川成都人
原籍凉州庄浪(今甘肃临洮)
岳飞二十一世孙
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
累官拜陕甘总督
封三等威信公
屡平边地叛变
著作《姜园集》、《蛩吟集》等

岳钟琪担任总督期间
在陕甘两省推行摊丁入地
又对四川乌蒙等土司实行改土归流
曾静向他进言反清
而岳上奏于雍正帝
引发了吕留良案
但雍正已对他起疑
后下狱险死
乾隆时复用
平大小金川之役有功
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

乾隆十五年(1750年)
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
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出兵康定
会同总督策楞
结果成功讨平叛乱
乾隆十九年(1754年)
岳钟琪抱重病出征镇压陈琨时
病卒于四川资州
时年六十八岁
乾隆帝赐谥“襄勤”
岳钟琪深沉刚毅而多智谋
对士卒很严厉
但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所以都愿意为他卖命

雍正多次褒奖他的忠诚
所以屡次将征剿的重任托付于他
整个清朝
作大臣的汉人中拜为大将军
连满族士卒也听命于他
仅仅岳钟琪一人
在平定青海叛乱中
盖世功勋
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全部隶属清朝
逐准安藏
建立大功
123万平方公里的西藏纳入大清版图
起复委用
平定大金川
傅恒当时作经略也因岳钟琪而立了大功
乾隆皇帝在他的怀旧诗里
把他列为五功臣之一
并称之为“三朝武臣巨擘”

TOP、2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汉族
初名子城
字伯涵
号涤生
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胡林翼并称曾胡
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封一等毅勇侯
谥曰文正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
自幼勤奋好学
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
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
入翰林院
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
礼部侍郎
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
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
曾国藩组建湘军
力挽狂澜
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
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
以德求官
礼治为先
以忠谋政
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
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
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
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
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
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湘军的战绩和悍勇
不需要多表了
自曾国潘之后
湘军一直都是全国之首
直到新中国成立依旧如此
延续的还是曾国潘留下来的湘军精神

TOP、1 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
阿巴亥第二子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
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贝勒
天聪二年(1628年)
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
征讨蒙古察哈尔部
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
成为正白旗旗主
天聪九年(1635年)
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
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
次年正月
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

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
皇太极死后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
称摄政王
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
清朝入主中原
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
追封为“清成宗”
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两个月后
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
并掘其墓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乾隆帝为其平反
恢复睿亲王封号
评价其“定国开基
成一统之业
厥功最著”


藏品真伪有疑问
让我们为您解答
寻找藏品宝藏
从收藏雅集网开始
文物鉴定不再难
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为您提供一站式文物鉴定服务
让您的藏品价值倍增
发掘未来的收藏趋势
从我们开始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白玉翎管价格表”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