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五铢钱价格

雅集网/冉 阅读

本文目录

如何区分东汉五铢和西汉五铢

东汉五铢和西汉五铢大体一致
区分西汉五铢和东汉五铢
主要观察文字书写上的一些差异
西汉五铢文字狭窄修长
东汉五铢文字较宽松大方
两汉五铢最显著的辨识特征
钱文‘铢’字金字头呈小三角
朱头部呈方折
而东汉五铢则金字头为大正三角
朱头为圆折

西汉五铢各时期的特征

总的来看
上林三官五铢钱形规整
加工精致
肉面平滑
周郭宽窄均匀且深峻平整
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
钱文字迹清晰
风格也较为统一
其“五”字交股缓曲
“铢”字“金”头有三角形、带翼矢镞形两种
“朱”部上笔方折
下笔基本为圆折

汉昭帝在位时铸的五铢大小和武帝上林三官五铢相同
但重量略轻
从文字字形来看
字体修长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钱文“五”字两股交笔已渐变弯曲
两股末端有明显的收分;“铢”字“朱”部上笔较长且方折
“金”旁头部三角形
明显低于“朱”部

汉宣帝五铢是两汉五铢中铸造最为精美的
其铸造工艺要比武、昭时期进步得多
以至于宣帝以后西汉诸帝所铸五铢无不以宣帝型五铢为标准加以铸行
这可能也就是西汉五铢钱币中宣帝型五铢发现最多的直接原因

宣帝五铢钱形规整
肉面平滑光洁
钱币周郭较宽
钱文方整
笔画清晰
非常美观大方
其“五”字交股弯曲程度很大
中间两笔与上下横笔相接处略呈垂直状
有的稍向内收使“五”字上下看起来似两个对顶的炮弹
“铢”字“金”头较以前变小
呈矢镞形或等腰三角形
“朱”部方折
且稍高于“金”旁
有穿上横郭或穿下半星两种符号

汉宣帝以后直至西汉末年五铢
与宣帝五铢区别不太大
一般来说
只是钱文“五”字较以前更为宽肥
仍形如两个相对的炮弹形

五铢如何断代

主要看五铢的字体特征和连廓的特征
总体看东汉之前的比较粗糙而且外廓比较大
东汉以后的小而精致
按照前面各时期的特征可以确定的
 

 武帝五铢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铸
含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
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横廓
四决文等不同形式
轮廓深峻、文字精美
武帝五铢开创了七百三十九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
成为中国古代“铢两制”铸币的主流
  

东汉前期五铢   公元40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采纳马援建议开始大铸行
面文特征是“金”字头较大
“五”字交笔更弯曲
“朱”字头圆折
竖画两头较细
铸造较为规整
 

 剪边五铢   东汉晚期又称“錾边”五铢或“剪轮”五铢
指边廓连同部分钱肉均被剪去或錾切的五铢钱
无外廓
“五铢”二字残留偏旁
  

董卓五铢   公元190年
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所铸
无内外廓
“五铢”二字夷漫不全
很难辩认
世讥称之为“无文”
该钱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
  

直百五铢   公元214年汉献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入蜀后铸于成都
初铸钱大而厚重
后铸逐渐减重
最轻薄者
不足0.8克
面文篆书“直百五铢”
即价值“一百枚五铢钱”
常背铸或背刻阴文和文饰
也有背铸阳文
如“为”字或四出文
  

蜀五铢   公元214-263年
刘备入蜀后铸
时约公元214-263年
形体小于两汉五铢
较厚
面背均有外廓
笔画较肥
铜质晦暗
  

魏五铢   三国时期
魏文帝
明帝皆铸有五铢
新钱形仿汉制五铢
故称“魏五铢”
魏五铢轮廓清晰
钱形厚重
边廓压金
  

沈充五铢   公元318-321年
东晋孝元帝太兴年间(公元318-321年)
吴兴沈充所铸大孔小钱
钱文作“五朱”、“五金”
外廓隐约
钱体轻小
似为东汉“剪轮”钱式的仿铸品
  

太和五铢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
孝文帝在洛阳铸行年号钱“太和五铢”
其形制与汉五铢类似
钱文直读
光背
字呈方折
在隶书和篆书之间
又有增笔
钱体大小轻重不一
大者直径2.5厘米
重3.4克
小者直径2厘米
重2.5克左右
  

永平五铢   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
改铸“永平五铢”
永平钱版式复杂
大小轻重不一
大型者多为政府铸造
小型者多为民间私铸
钱直径一般为2.2~2.5厘米
重2.2~3.2克
面文“五铢”
横读
制作比较工整
旧谱有的认为是“鸡目五铢”
  

永安五铢   永安五铢也是年号钱
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铸
钱文直读
“安”字界边减笔
匠心独具
“永安五铢”对于北魏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它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具有收藏价值的
据史书记载
“永安五铢”钱共有三种:一种是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孝庄帝铸行的光背钱
第二种是永熙年间(公元532~534年)孝武帝铸行背“土”字钱
第三种是北魏分裂后由东魏孝敬帝于兴和三年(公元541年)所铸行的背四出文钱
这三种“永安五铢钱”中
以北魏孝武帝铸行的背土字钱最具特色
该钱背部穿孔上方铸有一个“土”字
“土”字与背穿孔相连
正好组成一个“吉”字
所以当时又称吉钱
人人佩戴
以为吉祥
永安五铢钱大小轻重不一
一般直径为2.2厘米
重3克左右
轻小者直径1.8厘米
重约2克
此钱不光轻小滥铸多
而且严重贬值
  

梁铁五铢   南朝梁武帝萧衍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铸行
铁“五铢”形体略小
背纹四出
是我国首次大批量铸造的铁钱
  

常平五铢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0年)铸行
制作精好
钱文优美
“常平五铢”四字玉筋篆直读
构架匀称
笔画圆润
“平”字上横与面穿下廓合一
属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的泉品
  隋五铢   

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
又叫“开皇五铢”
或称“置样五铢”
钱文“五铢”二字篆书
笔画精整
边缘较宽
面无好廓
“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
钱背肉好均有廓
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汉大写怎么写

H

[hàn]

1.汉水:江淮河~

2.汉族:~语

3.天河
银河:银~

4.成年男人:老~
好~

5.朝代名
1.(前202—220)
刘邦灭秦后建立
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
国号新(8—23)
自刘邦称汉王起
包括“新”
史称前汉或西汉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
建都洛阳
史称后汉或东汉
为曹魏所灭
西汉、东汉合称两汉
2.三国之一(221—263)

古代货币有那几种

一、远古时期

出现了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二、商周时期

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
但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
铜币的出现
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三、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
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
刀币
蚁鼻钱
环钱四大货币体系

1.刀币: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
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

2.环币:秦国独用环币
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
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

3.蚁鼻钱:是楚国流通使用铜贝
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

4.布币:因形状似铲
又称铲布
按布币形状划分
可分为空首布、平首布两大类

四、秦汉时期

秦半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
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
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五、两汉时期

五铢钱:面文“五铢”二字的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重如其文
被称为五铢钱
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
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
五铢钱也是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

六、隋唐时期

1.隋代隋文帝铸造“开皇五铢”结束了汉末以来三百多年钱制庞杂局面
这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

2.唐高祖武德年间铸行“开元通宝”钱
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铢两定名的钱币体系
而开创了唐宋以后以“文”为单位的年号
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七、宋元时期

1.北宋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
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交子”的出现
是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2.银量被铸为一定标准的银锭从元朝开始
从元朝至元年间开始
银锭自名“元宝”
这是中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

八、明清时期

1.明朝时期
主要用银量充当货币
明朝万历年间
银元开始流入中国

2.清朝时期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对付西方银元流入
自铸银元

货币是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一、贝币是我国最早的一种货币贝币是我国最早的一种货币

二、先秦铜币布币刀币圆钱

三、秦汉铜币秦、汉半两两汉五铢新莽钱币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的货币王铢钱其他货币品种

五、唐、五代铜币开元通宝年号钱五代十国钱币

六、两宋铜钱北宋铜钱南宋铅钱

七、辽、西夏、金、元铜币辽代铜钱西夏铜钱金代铜钱元朝和元末农民起义铜钱

八、明、清铜钱明、南明和明末农民起义军铜币清、三藩、太平天国铜钱太平天国铜钱铜元

九、铅钱、铁钱铅钱、铁钱

十、金、银和金、银币黄金和金币白银和银币

十一、纸币北宋交子和南宋会子金、元纸币明、清纸币


藏品鉴定
找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
我们的专业鉴定团队为您的藏品提供专业、准确、可信赖的鉴定服务
探索古董和艺术品市场的秘密
关注收藏雅集网
古董爱好者的天堂
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等您来探索
藏品鉴定
找对门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两汉五铢钱价格”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