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漆器值钱吗

雅集网/冉 阅读

本文目录

清代漆器果盘大概多少钱清代漆器果盘的市场

清代漆器我国是世界上早使用漆的国家

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的朱漆涂饰木碗
是我国迄今发现早的漆器
战国至西汉
是漆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战国漆器的制作
经历了一个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
漆器作为饮食器具
当时制作极盛
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金、玉、铜等容器
明清两代是漆器艺术的又一巅峰时期
明永乐年间
御用监在皇城内设置了御用漆器作坊果园厂
扩大雕漆、填漆等漆器的生产
清代也十分重视漆器艺术
雕漆工艺开始应用到大件的家具上
其显著特点就是颜色鲜艳喜庆、纹饰精致华丽
以后一直到延续大清朝灭亡
漆器这门宫廷艺术才开始走向民间
由于明朝之前的唐宋元漆器大部分都流失到海外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漆器大都是明清时期的
根据历年来漆器的拍卖成交情况看
明清剔红漆器拍卖价格
也受市场欢迎

汉代的灰陶罐有收藏价值么

汉代灰陶罐只有考古价值
没有实用和收藏价值的
汉墓**价值较高的是玉器和金器
(漆器**量最大
学术价值最高
但放在民间一文不值
因为全都朽了)两汉陶罐这东西如果在市面上出售的话真的不值钱
与其把它卖了还不如你自己留着玩

什么年代出现漆器
漆器是怎样做成的

漆器是以木或其它材料造型
经髹漆而成的器物
具有实用功能和欣赏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的特性并能将漆调成各种颜色
用作美化装饰之用的国家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
考古工作者就发现了一只木胎红色漆碗
它揭开了中国漆器制造史上光辉的第一页

新石器时代的漆器制造处于探索阶段
主要制作生活用品
漆色以红、黑两种单色为主
髹漆工艺仅有彩绘和镶嵌两种

战国、汉代是漆器制造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
大量制造各种实用与观赏品
髹漆工艺主要有描彩漆、镶嵌、针刻等
装饰纹样盛行动物纹、云纹、几何图案
特点是色彩丰富、线条奔放、勾勒交错、气韵生动

东汉以后
漆器制作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
但其间也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如唐代的金银平脱工艺、宋代的雕漆工艺都得到高度发展

汉代经济成就

在西汉前期
牛耕已在黄河流域逐渐盛行起来
也存在用马耕地的现象
与此同时
铁制农具的制作与使用比较广泛
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
冶铁业归国家垄断
铁器的推广更为迅速

不但中原地区普遍使用铁器
而且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铁制农具的种类也增多了
仅铁犁中
就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
还有大型的犁铧
特别是在山东安丘、河南中牟和陕西西安、咸阳等地都发现有铁犁壁
犁壁的发明是耕犁改革中的一个重大发展
没有犁壁就起不到碎土、松土、起垅作亩的作用

西汉的水利事业比战国时期有了新的发展
突出的成就是治理黄河和关中等地兴修了一些较大的水利工程
治理黄河是西汉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

汉初
黄河屡次决堤
造成了严重的水灾
公元前132年(元光三年)
黄河又在瓠子(河南濮阳西南)决口
泛滥成灾
遍及16郡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
汉武帝征调几万民工前去修治
经过这次治理
黄河在八十年间没有发生大灾

汉武帝时在关中开凿了几条较大的灌溉渠
公元前129年
为了转输由关东西运的漕粮
在著名水工徐伯的领导下
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漕渠
漕渠在渭河南岸
东注入黄河
长达一百多公里
渠成后
不仅使这一段的漕运时间缩短一半
而且使沿渠两岸万余顷地受益

与此同时
又征发民工修龙首渠
这条渠是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
渠道要经过商颜山
这里土质疏松
渠岸易于崩毁
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
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智慧
发明了“井渠法”
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
又在郑国渠上游修了六条辅助的小渠
称六辅渠
公元前95年(太始二年)
从仲山口(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河至栎阳(陕西临潼栎阳镇)
这就是白渠
全渠长近二百里
灌溉农田4500余顷
水中泥土又可肥田
此外
又在今山东泰山下引汶水灌溉农田
在甘肃境内引黄河水灌田
在今安徽境内引淮水灌溉
等等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耕作技术也有提高
汉武帝末年
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西北地区抗旱斗争的经验
推广了“代田法”

赵过还发明了耧车
耧车是一种播种机
能同时播种三行
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在辽阳三道壕西汉晚期村落遗址中发现过一件铁制耧足
山西平陆枣园村王莽时墓葬壁画上的三足耧画像
可见当时已广泛采用耧车播种技术
汉武帝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先进技术、新式农具

到成帝时
氾胜之又总结了一种新耕作方法── “区种法”
这是一种园艺式耕作技术
把土地划成许多小区
集中使用水肥
精耕细作
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
到西汉末年
垦田面积已达8270500余顷
人口达5900余万
比战国时期增加两倍以上

汉代的冶铁业作坊多
规模大
20世纪50年代后
在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地发现了许多汉代冶铁遗址
其中以河南巩县铁生沟村和南阳北关瓦房庄等地遗址规模最大
从这些遗址可以看出西汉冶炼工序集中
设备齐全
河南巩县铁生沟村**了一件铁工具
经化验有十分良好的球状石墨
有明显的石墨核心和放射性结构
与现行球墨铸铁国家标准一类A级石墨相当
同时发现炒钢炉一座
炒钢这一崭新的高效率的先进技术的出现
说明西汉的冶铁技术已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钢铁冶炼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战国时期冶铁业一般只能冶铸农具和少数手工工具
锻制兵器还比较少
到了西汉
不仅能生产铁制长剑、长矛、环首大刀
而且生活器皿和杂用工具也广泛使用铁制
如灯、釜、炉、剪等都已在西汉中期的遗址中发现
这说明汉代铁器的使用已相当广泛

西汉时期丝织业也是比较发达的
纺织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
当时
长安和临淄(山东淄博市)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
长安设有东西织室
临淄和陈留襄邑(河南睢县)等地设立了大规模的官营作坊
作坊的织工常达数千人之多
在丝织业发达的城市里
也有富商大贾经营的作坊
农民家庭则主要是纺织自己穿用和缴纳赋税的麻布、葛布和绢帛
有时也出售一小部分纺织品

丝织品的种类很多
官营作坊以生产比较贵重的锦、绣、纱縠为主
1972年
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文物中
有保存完好的绢、纱、绮、锦、起毛棉、刺绣、麻布等丝麻织品
这些绚丽多彩的高级丝织物
用织、绣、绘、印等技术制成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及菱形等花纹
反映西汉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特别是一件素纱禅衣
薄如蝉翼
轻若烟雾
其重量仅49克
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中已有单锭纺车的图像
特别是1956年在江苏铜山洪楼**的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人物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图像
展示了一幅纺织生产的生动情景

西汉时不仅有纺纱的工具
而且出现了织布机
秦汉之际
斜织机在南北方地区已经比较普遍
在农村广泛地采用了脚踏提综的织机
同时还有织造提花织物的机械──提花机
提花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汉锦是汉代织物水平的代表
是多彩织物
经对丝织品的化学分析
知道是用茜草素和蓝靛作染料
可染成绿、红等色
这比战国时的染色工艺提高了一步

工艺水平

西汉手工业的发展
还表现在高超的手工工艺水平上

1968年
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发掘出大量的精美的器物
例如**的“长信宫灯”
制成一个宫女双手执灯的形象
十分生动
设计更为精巧
可以拆卸
灯盘可以转动
灯罩可以开合
随意调整灯光的亮度和照射的角度
宫女头部可以拆卸
体内空虚
右臂与烟道相通
通过烟道而来的蜡炬的烟被容纳于体内
以保持室内的清洁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墓中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
是由2000多块玉片和黄金制成的丝缕编缀而成
其制作工艺精美绝伦

在西汉
官营手工作坊中
主要生产者是工奴和刑徒
私营作坊中的劳动者
主要是奴隶
只有家庭手工业的生产者是“编户齐民”
汉代灿烂的手工业成果
就是由这些刑徒、奴隶和家庭手工业劳动者创造的

漆器业

西汉的漆器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在蜀郡(成都)和广汉等地设置工官监造漆器
当时上层之家都使用漆器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了大量的漆器
漆器的种类很多
有耳杯、盘、壶、盒、盆、勺、枕、奁、屏风等
**的西汉漆器
特别是马王堆的器物
大多色彩鲜艳
光泽照人
精致美观
特别是漆器上的彩绘
技巧更高
画法潇洒生动
奔放有力
线条干净流利

楼兰古城有什么宝物

一、 石器

1、细石器遗物 主要有柱状石核、盘状刮削器、细石叶三角形石镞、桂叶形石矛、励石等
均为在罗布泊沿岸和楼兰城采集
现藏自治区博物馆、新疆考古研究所和巴州文馆所
扇形石核、石镞、刃片等
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库鲁克塔格山脚采集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其他石器 有石刃、石花押等
均为楼兰古城**
料石串珠
为瓦石峡古城**
现藏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考古研究所

二、 陶器

1、 汉代遗物 主要有:①陶碗
高5.3厘米
口径7厘米
夹砂红陶
②带流陶杯
通高9~10厘米
口径11.5厘米
底径11厘米
有宽而较长的流
流长和宽均为4.5厘米
槽深2.5厘米
土红色
直口微鼓腹
大平底环状单耳
③陶灯
通高12厘米
灯盏直径8.5厘米
盏高4.6厘米
底径5.7厘米
夹砂灰陶
上述陶器均为楼兰古墓**
现藏自治区博物馆

2、 汉-晋时期遗物 主要有:陶甑
高24.5厘米
口径25厘米
壁厚0.8厘米
夹砂粗灰陶质
口微敞
尖唇
短颈
曲肩
肩上有二扳式小耳
平底
底部有许多小圆孔
楼兰古城**
现藏于自治区博物馆

3、 宋-元时期遗物 ①陶**子
最大腹径30厘米
高20厘米
流长8厘米
直径5厘米
夹砂灰褐陶
圜底带状提梁
腹部刻划浪纹、锥刺纹等
②陶坩埚数件
通高8~11厘米
直径5~6厘米
圆柱形
圜底
内壁残留铜渣
瓦石峡古城遗址**
现藏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考古研究所

三、 木器

1. 陶石并用时代遗物 主要有:角形木杯
通高16.5厘米
口径6厘米
利用圆木自然形态加工而成
平口
中间掏空
还有木刀、穿木羊角、轮脊形木条、木雕人像等
为孔雀河古墓**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汉代遗物 主要有:①高足木盘
通高13厘米
四柱足承托一椭圆形木盘
木盘长39厘米、宽24厘米、厚3厘米
②折肩木环
通高14厘米
口径11.5厘米
底径6厘米
折肩双腹敞口
沿外折
上腹部作内弧形
下腹部斜收作小底
两腹间内刻绕体弦纹两道
圆形小平底
均为罗布泊高台古墓**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3. 汉-晋时期遗物 主要有:镂空木牌
通高9厘米
宽5.3厘米
厚1.5厘米
略呈方形
有一短柄
器身中镂有二长条孔
此外
还有雕花木牌、木俑等
均为楼兰古城**
木梳为米兰古城采集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四、 漆器

汉代遗物
主要有漆环、漆器盖等
均为罗布泊高台古墓**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五、 骨器

1. 铜石并用时代遗物 主要有:骨针
长10厘米左右
柄部刻有几何形纹饰
孔雀河古墓沟**

2. 汉-晋时期遗物 主要有:骨梳、骨雕动物饰件
均为楼兰古城**

3. 唐代遗物 主要有:吐蕃文卜骨
长17.5厘米
宽2.3~10.7厘米
骨上墨书吐蕃文4行
米兰古戌堡**
以上骨器现藏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考古研究所

六、 铜器

1. 汉代遗物 主要有:铜镜(残)
罗布泊高台古墓**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鼓腹
圆底
壁薄如纸
有对称两钮耳
②铜镊
长5.4厘米
镊身宽0.8厘米
镊柄长有活动箍
可以上下收放
此外
还有小铜人、铜针、铜环、燕尾式铜镞
以及各种铜饰物等
均为楼兰古城**
鎏金铜鹿、铜钗等为米兰古城**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宋-元时期遗物 主要有:铜矛
长6.2厘米
宽2.5厘米
矛头残断
中间起棱
两侧矛刃扁薄锋利
矛柄长1.5厘米
此外还有铜勺、各种铜饰牌、铜首饰等
均为瓦石峡古城**
现藏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考古研究所

七、 铁器

1. 汉代遗物 主要有:铁镞
共6件
均为三棱形带翼铁镞
长5-8.9厘米
宽2厘米
现藏自治区博物馆

八、 古钱币

1. 汉代榆夹半两钱 圆环孔
钱径0.9厘米
孔边长0.3厘米
厚0.8厘米
无内外廊
正面有“半两”二字
背面平正
新莽大泉五十
圆环方孔
钱径2.5厘米
孔边长1.7厘米
外廊0.1厘米
面铸“大泉五十”字样
贵霜钱币
圆形无孔
直径2.7厘米
厚0.3厘米
钱面图案似为单人骑驼
以上古币均为楼兰遗址区采集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其他古钱币 主要有汉代的五铢钱、新莽时期的货泉钱币、唐代的开元通宝等
在楼兰古城、米兰古城和瓦石峡古城均有采集
现藏自治区博物馆、新疆考古研究所和巴州文管所

九、 玻璃和玻璃制品

1. 汉-晋时期遗物 有玻璃片3块
半透明色泽
分别为淡红、草绿、灰白
楼兰古城**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宋-元时期遗物 主要有长颈玻璃瓶
通高16.9厘米
口径5厘米
浅绿色
小平口
长颈
凹底
瓦石峡古城**
现藏自治区博物馆

一十、 毛织品

1. 铜石并用时代遗物 毛毯
土黄色
毛线粗细均匀
毯面平整
边有流苏
流苏长1.5-2.5厘米
平纹
每平方厘米有径线6根
孔雀河古墓沟古墓**

2. 汉代遗物 主要有毛毯、毛织物等
均为罗布泊高台古墓**

3. 汉-魏时期遗物 有毛织鞋等
米兰古城**
以上毛织品均藏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考古研究所

十一、丝织品

1. 汉代丝织品 主要有①《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
锦长34.4厘米
宽22.8厘米
锦面以蓝色线作底
黄、褐、草绿三色线显花
锦面有花纹
在较粗的攀枝叶花中织有瑞兽
夹织汉文录、隶书《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吉祥语
织纹密度为每平方厘米经线43根、纬线24根
②绢衣
长约15厘米
系依照**衣服所作冥衣
宽衣长袖
腰部有两根带子系结
绢为黄褐色
领、袖和下摆用黄绢贴边
此外
还有《永昌》锦、鱼纹锦、鹿纹锦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续世》锦等
均为罗布泊高台古墓**

2. 以上丝织品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十二、农作物

1. 铜石并用时代的麦粒 孔雀河古墓沟**

2. 汉-晋时期的麦穗、糜子、西方经济、桃

核等 均为楼兰古城**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十三、木简和文书

1. 汉文木简和文书与去卢木简和文书 共数十件
均为汉-晋时期的遗物
在楼兰古城和米兰古城均有发现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吐蕃文木简和文书 唐代遗物
均为米兰古城吐蕃古戌堡**
木简数十枚
正背两面均横写墨书吐蕃文
文书为纸质
正面为横写墨书吐蕃文
现藏自治区博物馆

3. 元代文书 两件
一号和二号
1979年在瓦石峡古城**
均为纸质墨定的汉文行书
有俗体字和别字
一号文书长19.5厘米
宽17.5厘米
上戳印有“矩形”墨迹
残留一行13个字“……”月二十五管军副元帅兀浑察
”二号文书中间烧断
缺末尾
长约30厘米
宽约23厘米
有完整字128个
开头有“管军百户史整 状申本管军人程荣…不获若不申覆灼恐早晚官司
后有“廊州…程荣拢留阔录赤一名李保儿……枪一条头盔一顶首刀一口……
”元代文书现藏自治区博物馆

十四、吐蕃文石碑刻与石刻佛经

1. 吐蕃文石碑刻 唐代遗物
在阿尔金山中采集
长27.6厘米
宽20.4厘米
厚1.4厘米
阳阴吐蕃文四行
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古藏文石刻佛经 1984年
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库鲁克皮特勒克塔格山北麓和祁曼塔格山南部的120公里的广大范围内
有5处发现了大量用古藏文刻写佛经的石板
总数量为2000片以上
其中最多一处达500余片
刻经石板大多选用黄色砂岩、千枚岩、板岩
其中最大的一块长125厘米
宽53厘米
厚6厘米
凿字11行
多达1000余字
石板多为两面刻字
刻法分阴文、阳文两种
每块石板文字大小各异
字体各具风格
有的工整严谨
有的奔放流畅
有的浑厚苍劲
有的潇洒秀丽
而且刀法娴熟
一丝不苟
颇具匠心
据鉴定
石刻佛经属7~8世纪文化
部分石刻佛经现藏县文化馆

十五、古尸

1980年4月
新疆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在罗布泊地区铁板河一号墓(LOTMI)
发掘出一具完整的古代罗布泊人尸体
这是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干尸
身长约1.52米
古尸脸面清秀
脸形瘦削
深目高鼻
其皮肤、指甲、毛发保存完好
皮肤呈褐色
头发为黄褐色
古尸**时
上身赤露
只裹着一条织造极粗糙的“毛布”
下半身用一块光板羊皮裹着
头上戴着一顶毛织的帽子
帽子上插有两根雁翎
脚上穿一双皮制的靴子
古尸的脸部盖有一块羊皮
羊皮上面覆盖着一个用芨芨草杆和香蒲草叶编织的扁筐
她的头旁还有一个提篓
也是用与上述扁筐相同的原料编织而成的
这具女尸经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单位测定
其死亡年龄大约在40-50岁之间
据我国从事古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初步鉴定
认为这具古尸有古代雅利安人种的特征
经碳14测定
古尸距今约3800年左右
古尸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什么是漆器家具漆器家具如何保养

漆器家具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
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它具有光泽度高、色彩鲜艳、纹路清晰、耐磨损、易清洁等优点
保养漆器家具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以免漆面褪色或变形
其次
要使用柔软的干布轻轻擦拭表面
切勿使用硬刷或砂纸等物品擦拭
以免刮花漆面
最后
定期使用專門的漆器保養油進行保养
以增加漆器家具的寿命和美观度


鉴定藏品
明智的投资
探索藏品世界的奥秘
尽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分享您的藏品
让世界见证您的珍宝
不要错过最新的藏品市场动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汉代漆器值钱吗”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