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_白陶刻纹豆_真品价格与图片

雅集网/冉 阅读

商_白陶刻纹豆

商_白陶刻纹豆_真品价格与图片(图1)

白陶刻纹豆

高12.5厘米
口径22.7厘米
足径15.2厘米

豆浅腹
口沿较宽

口以下渐内收
下承以喇叭形高足

通体雕刻纹饰

口下雕刻凸弦纹
腹部雕刻仿青铜器上的云雷纹
高足中部雕刻钱纹
上下分别雕刻变形回纹和饕餮(tāotiè音涛帖)纹作辅助纹饰

修坯精细
形体线条刚劲有力

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

至商代
由于烧成温度提高
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
致使白陶质地更加洁白细腻

商代早期白陶器形以鬹(guī音归)、盉(hé音禾)、爵为主
纹饰有人字形纹、拍印的绳纹和附加堆纹等

商代中期
器物增加了豆、罐、钵等
其装饰除少数绳纹外
以素面磨光为多

商代后期是白陶烧制的鼎盛期
在黄河流域的商代晚期遗址与墓葬中均发现不少白陶
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的白陶最具特点
器物有觯(zhì音智)、壶、尊、卣(yǒu音有)等酒器和鼎、豆、盘、簋(guǐ音轨)等食器

纹饰常见有云雷纹、漩涡纹、饕餮(tāotiè音涛帖)纹、蝉纹、曲折纹、夔(kuí音奎)纹等

特别是将细腻的雕刻作为白陶的主要装饰技法
显示了商代后期白陶的高度发展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
豆是用来盛放腌菜、肉酱等食物的器皿

在青铜器里
青铜豆还是一种礼器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
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

大多数情况下
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青铜器上的典型纹饰

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几何图纹
圆形为云纹
方形为雷纹

在后代的其他工艺品装饰中也有使用

 由近似“丁”字形的线条互相勾连组成

此种纹饰盛行于晚商至周初
战国时再度流行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
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
寓意吉利深长
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

在家具上
回纹主要作为边饰
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

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传说中龙生九子
饕餮便是其中之一
特点是极其贪食

《说文解字》释其为:“饕
乃贪嗜财货饮食之意

贪食每较贪财为甚
以食盖财
故从食


为大张其口以人财货纳饮食
故从飧声

”《吕览·先识》中说:“饕餮
恶兽名

古代钟鼎彝器
多琢其以为饰

周鼎著饕餮
有首无身
食人未咽
害及其身
以言报更也

”虽然饕餮纹大多铸于青铜器
但玉器、瓷器等上也有不少饕餮纹

有的作品只琢刻鼻以上的部分
无口与颏
寓意节食戒贪

也称绳纹

是由两条、四条或更多的线条扭结成绳索状的纹饰

 印身侧面无雕琢
平面施刻印款或无款

 黄河
中国的第二大河
起源于青海省
在山东省北部汇入渤海
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

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洹河两岸
面积约24平方公里

遗址发现于20世纪初
1928年正式开始考古发掘
较著名的遗址墓葬有妇好墓、武官村大墓、侯家庄墓等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漩涡纹是以旋转的漩涡为基本主题的纹样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彩陶中经常使用漩涡纹

它来源于黄河中上游的原始部落
人们在黄河两岸的渔猎生活中产生了对水的认识
湍急的黄河之水形成的漩涡给人们以创作灵感
从而绘制出了漩涡纹

亦称火纹

《周礼·考工记》有“火以圜”之记载

火纹是太阳的标志
因此其特征是圆形的
中间略有突起
沿边有4到8道旋转的弧线
表示光焰的流动

在青铜器上最早的涡纹见于二里头文化期的斝腹部

从二里头文化期直至战国都可在器物上见到涡纹装饰


文物鉴定不再难
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为您提供一站式文物鉴定服务
让您的藏品价值倍增
想要买卖藏品
收藏雅集网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想要收藏品的专业估值
请咨询我们的专家
了解藏品的历史价值
收获未来的财富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商_白陶刻纹豆_真品价格与图片”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