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_栽绒三彩万寿山景地毯_鉴定特征与方法

雅集网/冉 阅读

清_栽绒三彩万寿山景地毯

清_栽绒三彩万寿山景地毯_鉴定特征与方法(图1)

栽绒三彩万寿山景地毯
清晚期
清宫造办处监制

长1150厘米
宽900厘米

清宫旧藏

毯为棉经棉纬
起绒以“8”字扣栓头
每两道纬线起一道彩纬

毯用深蓝、绿、月白、杏黄、灰、棕等十余种色毛线织颐和园图

远处山峦层叠
高塔矗立
树木郁郁葱葱

近处泛着波纹的湖面上
佛香阁、铜牛、廓如厅、十七孔桥、玉带桥、牌坊等景观历历在目

构图采用透视法
景物近大远小
颇具立体效果

用色中运用三晕色、两晕色与间色法
使图案表现得清新舒爽
极具观赏性

根据诸多方面的特点
此地毯当是清光绪朝时期
北京民间专为宫廷织造的地毯

将丝或毛线织入地毯的经纬中
然后剪平
使丝或毛绒头向上直竖
如同栽植
故名栽绒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

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
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玉带桥位于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的西堤之上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
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

早在元、明时期
这里就以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而成为游览胜地

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
乾隆帝为其母祝六十寿辰
将该处湖山按照园林创意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与治理
将湖面向东北扩展
重筑东堤
并在湖中模仿杭州西湖苏堤新筑了一条贯通南北的西堤
使水面一分为三
名曰昆明湖

同时
将挖湖的泥土按造园布局的需求堆筑成山
名曰万寿山

又经十余年土木之功
终于建成了以湖光山色蜚声于世的大型皇家园林——“清漪园”

咸丰十年(1860年)
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二年(1886年)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的巨额银两在其废墟上重新修建
并改名为“颐和园”

西堤上有六座桥
称为西堤六桥
从北向南排列为: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

堪称六桥之冠的玉带桥是六桥中唯一的拱圈结构石桥
桥身、桥栏选用青石和汉白玉雕砌
桥高出水面十米有余
拱高而薄
形成流畅挺拔的曲线
桥身青白如玉
宛若一条玉带
幽雅秀美
故而得名

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
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
上面雕刻图案并题字

绘画造型术语
以近大远小的规律科学地展示人物和景物的空间关系和远近层次
达到与现实生活的一致
成为写实绘画的基本法则

 色晕技法名称
亦称“三润色”
简称“三润”

指色阶从深到浅或从浅到深表现出三段层次
或以同类色或近似色等表现出三段层次者
统称“三晕色”

古建筑彩画和斗栱以蓝、绿色彩交替使用的手法

若斗为绿色
栱则为蓝色
相邻的一攒正相反
斗为蓝色
栱为绿色

彩画枋心为绿色
则盒子为蓝色
明间与次间、梢间
蓝绿色彩均交替运用

间色的手法避免了单调
增加了两种简单颜色的色彩表现力

官名

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

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

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

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
称织造监督

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
每处一人

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
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

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
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
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
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
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


鉴定藏品
捉住千载难逢的机会
藏品世界的色彩
从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开始探索
艺术品鉴赏指南
让您成为艺术品专家
想要了解藏品的价值和历史背景
来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
我们的专业文物鉴定团队为您提供专业的鉴定服务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清_栽绒三彩万寿山景地毯_鉴定特征与方法”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