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_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_鉴定特征与方法

雅集网/冉 阅读

清光绪_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

清光绪_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_鉴定特征与方法(图1)

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
清光绪
纵133厘米
横65厘米

清宫旧藏

此图轴是在牙白色缎地上绣海中小岛一隅
上有流云飘浮
下有海水汹涌
岩崖上有苍松仙鹤

右上角题“光绪戊戌仲夏下澣御笔”
并绣“大雅斋”、“镜荣烛和”大红双龙印和“承明受光”白文印

松树下用黑色丝线绣诗:“高柯百尺欲参天
严壑风霜不计年

招得仙禽来作伴
羽衣对舞自蹁跹

陆润庠敬题

”画面上方和左侧分别绣有“慈禧皇太后之宝”、“乐民之乐”朱文印

光绪戊戌年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此图绣工极为精致
用淡绿、米色、深米色丝线以斜缠针刺绣而成的水波纹针法虽简单
但丝线的光泽和针脚的细腻使其看起来比绘画的色彩平涂效果更佳

此外
还以套针、戗针、盘针、施毛针等针法刺绣各种物象
各尽其妙

全图无着墨处
均以丝线绣成
针法简练而细腻
摹仿清代“院体”山水浅绛画法
即在水墨山水中间施赭石色
画作中以皴法描绘的山石和松树的纹理等皆以赭石色线绣出

此件有光绪皇帝御笔、陆润庠题诗的绣品是清代晚期难得的刺绣精品

大雅斋是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建筑内的一处斋名

“天地一家春”原为慈禧在圆明园的住处
“大雅斋”遂成为慈禧的私人堂款

光绪时期
储秀宫、长春宫、体和殿、乐寿堂等慈禧居住、活动过的地方都有大雅斋款的瓷器

陆润庠(1841-1915年)
字凤石
江苏元和人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状元
光绪初入南书房

庚子战乱中随慈禧太后出逃西安

1911年
皇族内阁成立
授弼德院院长之职

辛亥革命后仍留任溥仪的师傅

中国刺绣基本针法之一

绣纹样时
线条排列呈现出斜向
线条均匀齐整
不能重迭
不能露底
每针拉线轻重要一致
称斜缠针

此种针法宜绣单色的形体
不适用于深浅不同的色调

是直绣的一种
以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
线条方向一致
线条匀密
边口整齐

此绣法用于小型的花叶干
宜作单色形体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

始于唐代
盛于宋代
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
流传很广

根据纹样表现效果
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平套针法

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
外缘齐整
第二皮称“套”
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
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
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
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
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

各皮依此类推
绣到纹样边尽处

针脚要齐整
丝丝相夹
使镶色和顺
绣面平服


集套针法

大致与平套相同
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
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
向内长短参差
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
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
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
近圆心处要藏针
越近圆心藏针越多
直到绣满为止


散套针法

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
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
排针密
内则长短参差

苏绣传统针法之一

其绣制特点是层次清晰匀齐
富有装饰性
又分正戗与反戗两种针法

一、正戗针法是用齐针分皮由里向外顺序绣制
后针继前针
第一皮先按纹样外缘用齐针出边
针脚要整齐
第二皮起称“抢”
要接第一皮线条的末尾

以后类推

设色逐渐由深至浅或由浅入深均可
但要按顺序进行绣制
层次要清晰

二、反戗针的特点是先将所绣制的纹样分成若干皮
除第一皮外都要绣一扣线
由内向外按顺序绣制
每一皮绣线都要比正抢清晰齐整

笫一皮采用齐针绣
第二皮开始绣扣线
扣线绣在前一皮两侧线条的末尾横绣一针
在第二皮绣线的中心点起针
将横线绣成弧形
从中心点向两侧绣制
以后类推

无论正戗与反戗针法
均为刺绣品中经常运用的针法

 亦称院画

是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以后宫廷画家工致精整一路的宫廷绘画

作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
作画讲究法度
重视形神兼备

南宋院画在继承北宋宫廷绘画“状物精微”、“写实之极”风格的基础上
更加讲求构图的简洁
强调画面的空灵
又有新的发展

即浅绛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

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染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可能始于五代董源
盛于元代黄公望
亦称“吴装”山水


探索藏品世界的奥秘
尽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寻找藏品宝藏
从收藏雅集网开始
专业的藏品鉴定
从收藏雅集网开始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清光绪_绣线慈禧印松鹤图轴_鉴定特征与方法”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