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时期天蓝釉双龙耳瓶,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清代雍正时期天蓝釉双龙耳瓶<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蓝釉双龙耳瓶
清代雍正
高51.8厘米
口径11.7厘米
足径13.7厘米

  瓶洗口
细颈
溜肩
肩以下渐收敛
圈足
通体施天蓝色釉
凸起数道弦纹
两侧口、肩之间对称置龙形柄
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
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代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此瓶造型仿自唐代白釉或三彩双龙耳瓶

  雍正天蓝釉瓷器的烧造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形成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
深若雨后晴空
淡趋月白
另外
康熙朝的天蓝釉瓷器多为小件文房用具
而雍正时出现行体较大的天蓝釉瓷器
如罐、瓶、缸、花盆
属于高温颜色釉
从天青釉演变而来
创烧于清代康熙年间
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
故称“天蓝釉”
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
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
呈色剂为氧化钴
最早出现于元代
但传世品不多
明、清代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
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
大多数情况下
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瓷器装饰技法之一
以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成型后半干的坯体上压印
使花纹印到坯体上
施釉烧成后
胎上的印纹在釉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
称“模印”
            
陶瓷工艺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亦称“贴花”或“印贴花”
其做法是用印模翻出纹样
贴于坯面后施釉烧成
汉晋陶瓷器上贴有铺首、人面、鸟兽等
唐代湖南长沙窑、河南巩县窑大量使用此法
前者为青釉褐斑贴印花卉、人物、禽兽、双鱼、园景、葡萄、龙鱼等
多贴在罐、壶等器上
后者贴花多与三彩釉相配
饰于罐、瓶、壶等器上的各种团花
愈增添了三彩器的富丽
瓷器釉彩之一
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
因蓝花在釉下
所以青花属釉下彩
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
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
然后施透明釉
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
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
成为明、清代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
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
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栽种花草的盆具
宋代最名贵的瓷花盆品种是钧窑专为宫廷烧制的玫瑰紫釉器
通常与花盆托一起使用
明、清代两代花盆造型亦很丰富
有葵花式、海棠式、折沿式、长方、正方、六方、八方、椭圆等式
大小不等
以适应不同用途
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清代雍正时期天蓝釉双龙耳瓶,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