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佘山游境图轴

阅读

董其昌佘山游境图轴(图1)

《佘山游境图》轴

董其昌绘
纸本
墨笔
纵98.4厘米
横41厘米

本幅自题:“丙寅四月
舟行龙华道中
写佘山游境

先一日宿顽仙庐

十有四日识

思翁

”钤“玄宰”印

“丙寅”为明天启六年(1626年)
董其昌时年72岁

这一年
董其昌辞官告归
乘船畅游江南
寄情于山水书画

据自题可知
四月之时
正值其舟行至龙华镇

此镇位于今上海西南
镇中有龙华寺
周围遍植桃花
每遇桃花盛开之际
便有大批游人至此赏花

此图为董其昌行至龙华时
回想起前一日所历之湖山佳境
兴之所至
诉诸笔墨
以资玩味

其所写佘山位于今江苏青浦县境内
有东西两峰
风景秀丽

相传古有佘姓者曾隐居于此
故而得名

自题中提到的“顽仙庐”为董其昌密友、书画名家陈继儒所筑
位于东佘山下

此图以行书笔法入画
笔势秀逸简淡
笔力纯正浑穆
画面形象地展现了佘山境内湖光山色的疏淡幽静之美
抒发并寄托了董氏厌恶党派纷争、向往幽居山野的心曲

董其昌(1555—1636年)
字玄宰
号思白
又号香光居士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
官至礼部尚书
卒谥文敏

精于书画鉴赏
富收藏

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
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

工书法
自谓于率易中得之
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

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
但并不泥古
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
拙中带秀
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
并以其为代表
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

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陈继儒(1558—1639年)
字仲醇
号眉公
又号糜公
华亭(今上海市)人

自幼颖悟
博学

终生不仕

工诗文
短翰小词皆有风致

擅绘水墨梅花、水仙、奇石等
与董其昌齐名

书法在苏、米之间

尤酷好东坡诗章文字
遇苏氏手迹、碑拓必刻意蒐求
集于《晚香堂帖》和《来仪堂帖》

编纂《松江府志》
著《眉公秘籍》、《妮古录》、《皇明书画史》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董其昌佘山游境图轴”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