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时期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元时期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高34厘米
口径8.5厘米
足横26.5厘米
足纵8.2厘米

  壶圆唇
短直颈
弧肩
肩两侧各置双系
扁方
方圈足
底露胎
胎细白
釉色白中透青灰
介于青白釉卵白釉之间
壶两面均刻龙纹、灵芝形云纹、火珠纹、如意云头纹和折枝
花纹以外釉里红填地

  此壶的造型别致
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
工艺方面则体现出元代釉里红瓷器初创时期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
  釉下彩品种之一
系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胎上彩绘
然后施釉
经高温一次烧成
因其在釉下彩绘
故称釉里红
釉里红的白地红花
色彩鲜艳
给人以热烈喜庆的感受
自元代创烧以来
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由于铜对窑室内的气氛要求严格
高温下易挥发
因此烧成难度大
元与明初的制品有些呈色不稳定
明、清时烧制的釉里红色彩稳定
且更加艳丽
尤其是清雍正朝的釉里红
不仅色泽鲜红
而且成品率高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
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
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
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
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
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系即器耳
以双系形式为常见
其技法为采用双泥条平行排列的形式贴塑在瓷器表面
并在双系上刻划锦纹
清代贵族妇女插发用的头饰
宫廷中所用扁方多为玉制
也有珊瑚、翡翠、金镶玉和玉嵌宝石等制品
其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
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
釉色白中泛青
青中闪白
介于青、白二色之间
故称青白釉
除景德镇外
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瓷的统称
其胎体一般比较厚重
釉呈失透状
色白微泛青
恰似鸭蛋壳色泽
故称“卵白釉”
其主要装饰手法是模印
题材比较简单
常见的有云龙纹、芦雁纹、缠枝花纹等
因卵白釉瓷器的花纹中间常模印“枢府”两字
故又称“枢府釉瓷”
“枢府”是元代掌管国家军队大权的重要机构“枢密院”的简称
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枢府”字样的瓷器一般被认为是景德镇为“枢密院”烧制的专用瓷器
除“枢府”字样外
在元代卵白釉瓷上还见有“太禧”、“东卫”、“福禄”、“白王”等铭文
更多的则不带铭文
   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瓷器的创烧
为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甜白釉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元代卵白釉瓷器在元代墓葬、窖藏、沉船及元大都遗址中均有发现
1984年安徽歙县元代瓷器窖藏曾**109件卵白釉瓷器
而且均带有“枢府”铭文
是一次性**“枢府”铭卵白釉瓷器最多的一次
经综合排比研究后得知
卵白釉瓷约在元代大德年间(14世纪初)就已经烧造
并且终元一代盛烧不衰
一直到明代早期还在烧造
时间长达一个世纪左右
  蕈的一种
食用灵芝
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
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
灵芝的出现
预兆着国泰民安
世事昌达
所谓“圣人休祥
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
《瑞应图》也称:“芝英者
王者德仁而生
”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花卉画的一种
画花卉不写全株
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
故名
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元时期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