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青铜簋值钱吗

雅集网/冉 阅读

本文目录

先秦青铜器按用途划分

青铜器中的礼器
它按照用途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三大类

1、食器

有鼎、鬲、甗、豆、敦、簋、簠、盨等
这其中又可分为蒸煮食物所用的炊器及盛放食物所用的食器

鼎:三足两耳
圆腹垂倾
三足之间可添柴置火
两耳便于把持

鬲(音li
四声):《尔雅·释器》:“鼎款足者谓之鬲
”款者
空也
鼎足中空者
谓之鬲
很多人以为鬲都是无耳的
其实有耳无耳并非判断鼎鬲的标准
足部是否中空才是其根本区别所在
足部中空是为了增加所盛食物的受热面积

甗(音yan
三声):蒸器
可以简单理解为在鬲上边增加一个铜锅(甑)
甑与鬲之间用一个带很多小孔的铜片(箄)隔开
在鬲中放水
甑中放食物
水蒸气通过箄将甑中的食物煮熟
其原理和今天的蒸锅类似

豆:《说文·豆部》:“豆
古食肉器也
”可知豆这种器物是用来盛放肉酱的
《国语·周语》:“觞酒豆肉箪食

敦(音dui
四声):为盛放黍稷之器
这个器型产生比较晚
最早见于春秋中期

簋(音gui
三声):盛黍稷之器
簋与鼎一样
属于先秦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
祭祀时用鼎用簋的数量直接与贵族的等级挂钩
天子用九鼎八簋
诸侯七鼎六簋
大夫五鼎四簋
士三鼎一簋

簠(音fu
三声):与簋一样
为盛黍稷之器
二者的区别在于造型
圆为簋
方为簠

2、酒器

有尊、罍、壶、卣、觥、盉、爵、觚、觯、角、斝等
《礼记》之中凡是盛酒之器皆曰尊
饮酒之器皆曰爵
实际情况很复杂
有不少酒器的功能争议很大
其中尊、罍、壶、卣为盛酒之器
觥有盛酒、饮酒两种功能
爵、觚、觯、角、斝为饮酒之器
盉为调酒之器

尊:最重要的盛酒器之一
古人讲青铜器
概称“尊彝”
尊在汉语中表示的是尊重、尊崇之意
可见古人对尊的重视
尊作为一种酒器
其形圆
硕腹侈口
还有很多动物形的青铜酒器
也一概称之为尊

罍(音lei
三声):《诗经》中常常提到的酒器
“我姑酌彼金罍
维以不永怀
”金罍即青铜罍
罍的容量一般来说要大于尊

壶:这个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了
脖子细
肚子大而垂倾的一般叫做壶

卣(音you
三声):卣之制如壶
差小而有提梁
俗谓之提梁卣

觥(音gong
一声):王国维谓觥兼饮酒盛酒之用
而马衡认为饮酒之觥与盛酒之觥并非同一种器物
《诗经·卷耳》有“我姑酌彼兕觥”一句
酌谓以勺取之
故知其为盛酒之觥
而《诗经·七月》中有“称彼兕觥”之句
“称”犹“举”也
所以说称彼兕觥
与举爵扬觯同意
都是执器直接饮酒
所以觥有盛酒、饮酒两种用途

盉(音he
二声):这个其实说不清楚能不能算在酒器里边
大部分学者认为它是用来调和酒味的
《说文·皿部》云:“盉
调味也
”清代金石学家端方在陕西得一新**的铜禁
其上陈列一尊、二卣、一爵、一觚、四觯、一角、一斝、一盉
前者全是酒器
而盉与这些酒器同列
故结合《说文》的记载推测为调和酒味的用具

爵: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种酒器
二柱三足一鋬耳
前有流
后有尾
铭文一般在鋬内
也有在柱上的

觚(音gu
一声):也是一种酒器(酒器是主流意见
亦有学者认为是单纯的祭祀礼器)
很像我们今天的花瓶
宋代以后很多收藏家都用觚来插花
所以也叫花觚
其实这个名称是宋代金石学家给定的
目前**的青铜觚没有一件是自铭为觚的
反而有一件自铭为“同”
所以此器型名称还有待商榷

觯(音zhi
四声):觯是一种很典型的饮酒用器
一般尺寸都不大
双手持之饮酒
《礼记·礼器》云:“尊者举觯
卑者举角

角:和爵造型差不多
但没有柱
前后皆是尖角
所见大部分都是带盖的

斝(音jia
三声):青铜斝和爵也很像
三足两柱一鋬耳
区别就是口部没有流
整体是呈圆形的

3、水器

有盘、匜、鑑等
水器很简单
盘、匜属于沃盥之礼所用礼器
鑑则是用来装水或冰的大铜盆

盘、匜(音yi
二声):古代在祭祀和燕飨之前
都要先行沃盥之礼
即参与祭祀和宴会的贵族用专门的礼器来洗手
古人洗手还是非常讲究的
用青铜匜装水
泻水于手
底下用青铜盘承接用过的污水
盘一般有双耳三足(或圈足)
匜则与上边发过的觥非常相似
只是没有盖

鑑(音jian 四声):《说文·金部》云:“鑑
大盆也
”想象一个装水的大盆子
就是它了

青铜器中食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钟鸣鼎食”的贵族礼制中
地位最重要的青铜器类莫过于食器
食以火为先
烹煮器又首当其冲

鼎是最重要的青铜礼器
是贵族祭祀及政治地位乃至社稷的象征
青铜鼎贯穿青铜器时代始终
其类型演变是时代文化脉络与地域文化元素最富典型意义的说明
堪称青铜器时代的坐标
青铜鼎器类器型无论腹部、足部、耳部还是纹饰、工艺
横看成岭侧成峰
复杂而多变
大致说来
盆鼎最多
方鼎最豪华
鬲鼎吸收了鬲腹足不分的局部结构特征
束腰平底最具地方特色

立耳早于附耳
锥足最早
蹄足最晚
柱足介乎其间
扁足较特殊
耳足四点配列式早于耳足五点配列式
纹饰由几何形纹饰为主变为动物纹
再变为几何形纹饰
又变为复杂写实化
商代后期的殷墟时期与春秋以后的战国时期是两个青铜工艺高潮
鬲用于煮粥
其足部特征演变历程与鼎完全一致
分裆鬲早于联裆鬲
甗是蒸食器
上甑下鬲的结构到东周时期一变为上甑下鼎
再变为上甑下釜
联体甗早于分体甗

盛食器中簋最为典型也最为活跃
盆形腹簋与鼓形腹簋虽有大致的早晚
但在殷末周初并有复古性交叉

簋的无耳特征早于半环耳
耳下又延伸为珥
后来又出现鸟形耳
早期圈足较高
有孔的较早
圈足底端生出高阶、方座
接生扁足
无盖早于有盖的
盖顶圈足捉手变为镂空花瓣形捉手
簋在殷周之际与西周的前期和后期
结构与装饰风格的变化较为活跃
东周时簋渐渐衰落

盨与簠可视为西周晚期以后簋中的特殊形制
基本都有盖
前者横截面为圆角长方形且存续时间很短
后者横截面为长方形延伸到战国时期
青铜豆相当于菜盘
主要盛赖以调味的酱
经历了殷代与战国两个青铜工艺高潮的辉煌
铺相当于青铜豆中的特殊形制
出现较晚且存续较短
豆与铺、豆与簋个别铭文自名互用
说明功能相近的器类联系更为密切
青铜敦出现于东周
综合了青铜鼎与青铜簋的结构
地域特色更为明显

青铜墩是干什么用的

青铜敦是盛食器和礼器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由鼎、簋的形制给合发展而成
基本造型为圆腹、双环耳
三足或圈足
窄盖
器身常饰有环带纹等

青铜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作用是盛食与装饰

青铜器最早是用作于生活用具
如食器:鼎

鬲鼎





敦等

农具:耒



锛镰等

工具:斧




鱼钩等

酒器:爵











壶等

乐器:钟


鼓等

水器:盘


洗等

介绍西周青铜器
一百字

青铜器特点简述

一·总体看来
周代青铜器的器型比商代的少
特别是酒器减少
但是食器增加

二·周代青铜器的器体比较薄
显示出比商代更高超的工艺
周代青铜器的重要特点是出现了长篇的铭文
这为后来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例如大盂鼎
有291字的铭文
讲述的是关于禁酒的事情
还有“上勿下日
音为勿”鼎
共410字
记载的是一匹马和一束丝买五个奴隶的事情

三·周代制作青铜器的目的主要是:A·祭祀祖先的祭器
B·歌颂周王的美德
C·对贵族的赏赐
D·描述交换、婚嫁、诉讼等事情

四·列鼎的制度严格
显示出森严的等级
如“天子九鼎
诸侯七
卿大夫五
元士三”列鼎的数字为单数排列
簋则按照双数排列

先秦时期青铜器形制的发展

夏代青铜器

夏代(公元前2l世纪至前16世纪)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期
也是青铜器时代初期
据《越绝书》卷十一“记宝剑”所载:“禹穴之时
以铜为兵”
又据《左传
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
远方图物
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年代约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之间
与《史记》的夏代纪年相当
这里**的青铜器有戈、戚、爵、铃、嵌绿松石的兽面纹饰牌等
种类不多
器形较小
质地单薄
纹饰尚不发达

商代青铜器

公元前16世纪前11纪的商代
是奴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
也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
除铸造工具、武器外
还制造大量青铜礼乐器

商代前期的青铜器
以河南郑州二里岗与杜岭、湖北黄陂盘龙城**为代表
器形有鼎、觚、簋、钺等
郑州杜岭**的饕餮乳丁纹方鼎
造型规整庄重
器壁较薄
纹饰简洁疏朗
为商代前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商代后期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更加精湛
器形丰富
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
通常在云雷纹地纹上再加浮雕式的主题纹样
铭文简短
多系几个字的族徽图像

安阳殷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的龙**纹尊、湖南宁乡**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
皆具型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的特征

西周青铜器

公元前11世纪
前8世纪的西周
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青铜工艺沿袭商代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
酒器稍减
食器增多
铭文加长

陕西临潼零口乡**的武王征商簋
铭文记载了武王伐商的重大历史事件
淳化史家塬**的兽首大鼎
通高117厘米
重226公斤
形制庄重
纹饰清新
堪称西周早期青铜器之杰作
西周中、后期
奴隶制趋向停滞衰落
青铜器出现、钟、等新品种
形制与纹饰日趋简率
饕餮纹已不多见
带状花纹增加
流行顾首的纹、分尾的鸟纹、窃曲纹、重环纹、波带纹及瓦纹
长篇铭文习见

陕西扶风**的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
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克鼎及史墙盘
县**的方彝及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四**

皆属西周中、后期的典型器

春秋青铜器

公元前8世纪前476年的春秋时期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奴隶制逐渐瓦解
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青铜冶铸业不再为周王室所垄断
各诸侯国的铸器增多
形成不同的地区风格
春秋中期
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等新工艺
流行繁缛的蟠虺纹与蟠螭纹
燕、赵、蔡等国兴起在青铜器上镶嵌红铜及错金新工艺
吴、越、楚等国出现鸟篆铭文

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墓**的蟠螭纹大铜禁及“王子午”列鼎
花纹繁密而剔透
器形奇巧而富丽
标志着失蜡法铸器的卓越成就
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
盖顶莲瓣丛中企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鹅
壶身攀拊着龙**
气势升腾
结构不凡
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

战国青铜器

公元前475前221年的战国时期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物质文化已进入铁器时代
战国青铜冶铸业
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
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装饰技法的广泛运用
使青铜器具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格调

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
宴乐、攻战、台榭等图案纹饰的广泛流行
是各国新兴的封建统治者推行奖励耕战政策在青铜艺术上的反映
河北唐山贾各庄**战国早期的狩猎纹壶
传出洛阳金村、今藏日本永青文库的错金银骑土刺**纹铜镜
表现了人们战胜猛兽的大无畏精神
体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河南汲县山彪镇**的水陆攻战纹铜鉴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
是时代特色最鲜明的战国青铜器
此外
湖北随县曾侯墓**的蟠虺纹铜尊盘
表现了失蜡法铸造工艺的继续发展
同墓**的大型铜编钟
音调洪亮悦耳
造型恢宏庄严
堪称战国青铜器的杰作

古代煮食物的器皿

古人煮茶
多用陶土、陶瓷
古代也有银壶和铜壶
但甚少用它们来煮茶——古人认为
金属与茶叶
与中药
会“反”
会“克”
古代煮茶的器皿具体如下:

一、风炉

风炉用铜或铁铸成
像古鼎的样子
壁厚三分
炉口上的边缘九分
炉多出的六分向内
其下虚空
抹以泥土

二、熟盂

熟盂用来盛开水
瓷器或陶器
容量二升

三、炭篮

炭篮是盛放烧水炭的容器
外面多由竹篾制成
里层包裹黑色油纸

四、茶焙

茶焙是一种竹编
外包裹箬竹的叶子
因箬叶有收火的功效
可以避免把茶叶煮黄
茶放在茶焙里
要求小火烘制

五、炉灰

炉灰是烧水炉的一种
下面没有通风口
如今日本茶道具中发展为火钵或瓶挂


想要买卖藏品
收藏雅集网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打开藏品的世界之门
从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开始
藏品真伪有疑问
让我们为您解答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春秋青铜簋值钱吗”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