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锡器值钱吗

雅集网/冉 阅读

本文目录

为什么锡酒壶很贵

回答:因为锡酒壶是用稀有软锡经名工匠手工打制加工的

贵金属金


存量少
稀有
贵重
而制作一把锡壶要经过多道工序
精雕细琢而成

在农村
用锡酒壶装酒可以长期保存
不变色
不变味
只有家境比较殷实的才置办得起
属于家用高档酒壶

潮汕为什么用锡盘

一是锡矿藏丰富
二是锡工艺发达
三是有历史传统
所以潮汕地区用锡盘很普遍

潮汕地区锡矿藏丰富
早在战国时代
潮汕地区的人群已经开采并利用了锡矿
宋到清代之间
潮汕地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铅锡矿开采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潮汕地区较早的锡器实物
是近年韩江出水的锡质提梁壶、玉壶春瓶等形制简约端庄的明代锡器

据乾隆年间纂修的《潮州府志》记载
本地出产的优质锡原料“必以潮阳匠人雕镂镕范乃佳
今取谚语而易之曰:姑苏样
潮阳匠
揭阳之锡居其上
”又载开采自当时属于揭阳汤坑一带的锡原料
“比洋锡尤胜
色白如银
击之其声如编磬”
1860年开埠后的汕头
常年通过香港从马六甲等地输入的锡锭
成为了本地锡器业、锡薄业的主要原料来源
在清代后期
潮汕锡器作为中国的名优产品
甚至还外传至域外
在日本
传世的老茶具中
就有底款为“潮阳永顺店住汕头”的锡制茶托

在清末民国年间的潮汕地区各城镇的诸多锡匠、锡器作坊中
有三个地方的锡匠家族发展成为著名的潮汕制锡家族
一是潮阳县棉城的颜氏家族
善制锡器
人称“拍锡颜”
颜氏除在潮阳开设锡器作坊外
也在汕头埠上分设多家锡器店
另一家是大埔的杨氏制锡艺人
杨家艺人大多在潮安城谋生
汕头开埠后
他们南下汕头
有些还从汕头埠过番
到东南亚创业
还有一家是来自潮阳峡山的萧氏家族
同样也精于制锡

在过去
汕头、潮阳颜记锡器工艺比其他两家的锡艺稍知名些
颜记锡艺讲究熟练精致的手艺
学徒习艺都要给打锡师傅磨无锋口的抛光刀
有“三年学一支刀”之说
锻炼扎实的基本功
颜氏出产的锡器每一件都经过严格用料
再经熔化、铸片、造型、剪料、刮光、焊接、擦亮、装饰、雕刻等工序
每道工序都由艺人手工制作
工艺成本很高
正因如此
锡器平和柔滑的特性
高贵典雅的造型
历久长新的光泽
历来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
一件制作精美的锡器不仅仅是图纹色彩完美
还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无论是潮阳颜家、萧家还是大埔杨氏
出产的锡器都十分强调独特设计和实用
产品繁多
而目前传世能见到的主要是酒具(酒壶、酒杯、温酒具等)、茶具(茶壶、茶杯、茶叶罐等)、祭具(烛台、香炉、香台等)、文具(墨盒、笔筒、笔洗等)、花瓶以及其他装饰品

壶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在中国文明史上
自水壶到酒壶
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
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
在今天所见的
自上古到中古的壶
大多是酒壶
因为那些时代
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
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
在各种生活器物中
若以陶器为例
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
所以也最引人注意
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
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
一个壶盖
一个壶嘴
一个把手
共同组成一件器物
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
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
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
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
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
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
原先是把茶当药吃
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
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
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
多方讲究起来
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
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
宋代以前
喝茶是用碗
不用杯
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
烧开后倒在茶碗里
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
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
上有兔毫
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
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
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
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
用黑碗
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
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
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
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
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
倒酒易倾出
必然用大碗
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
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
喝酒时要细酌
就非用酒壶不可
唐朝的酒壶的短流
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
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
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
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
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
非常细致美观
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
它的流细长优雅
曲柄也很称手
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
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
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
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
大体说来
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
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
以陶瓷来说
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
品位淡雅
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
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
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
可是在外族统治下
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
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
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
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
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
饮用茶汁的点茶法
是很根本的改变
以泡茶的方式吃茶
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
不仅考究茶的品质
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
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
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
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
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
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
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
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
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
逐渐发展为茶道
因为茶是绿色
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
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
至今不用茶壶
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
喝茶渐渐大众化
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
南宋之后
全国出现了茶馆
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
倒在客人的碗里
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
只是为了饮茶
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
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
便需要大茶壶
茶壶太大
手执曲柄不易
就发明了提梁壶
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
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
“乘晓露剪拂云芽”
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
这是说现采现泡
其味无穷
既然是新芽
就不可能碾粉了
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
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
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
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
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
都很精彩
可是相对于酒瓶
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
也可以说
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
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
尤其是中、小型的壶
执壶的把手在一边
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
也不妨碍使用
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
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
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
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
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
到了晚清
提梁壶少见了
出现铜把手的瓷壶
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
古人称系
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
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
以青花瓷较多
肩上有四个系
造型素朴
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
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
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
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
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
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
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
茶艺在文人主导下
不但讲究茶香
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
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
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
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
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
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
有几种典型的样子
可称得上经典之作
非常精致
令人爱不释手
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
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
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
到了18世纪
全世界都在喝茶了
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
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
式样多
又制作了三百多年
所以数量大
年代不易判断
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
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
而大部分的式样
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
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
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
所以战后
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
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
大陆开放后
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
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
就加以控制、炒作
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
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
一时风靡
热度过去
就无人问津了


铅茶叶罐装茶叶好不好

铅茶叶罐装茶叶非常不好
容易导致铅中毒
可以用锡罐
是一种以锡罐为主的储存茶叶的罐子
在密封性能上表现很好
常用于食品保鲜
罐头内层的防腐膜
这是因为锡不易氧化变色
具有很好的杀菌、净化、保鲜效用
锡是五金之一
历史悠久
早在古代锡就被人们运用
古代会制作很多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
而锡器的使用也很广泛


寻找藏品宝藏
从收藏雅集网开始
发掘未来的收藏趋势
从我们开始
想要收藏品的专业估值
请咨询我们的专家
藏品鉴定
只需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
让我们的专业鉴定团队为您的藏品提供专业的鉴定服务
让您的藏品更加有价值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民国时锡器值钱吗”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