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钱不值钱

雅集网/冉 阅读

本文目录

为什么民国时期的法币不值钱

原因:因国民党政府大量发行
引发恶性通胀
导致法币急剧贬值

  法币是在中国1935年起由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
法币的发行
结束了中国使用接近五百年的银本位币制
法币后来因大量发行引发恶性通胀
在1948年由金圆券取代

  货币背景

  国民政府在1928年北伐统一中国后
开始逐步施行货币改革
计划主要由宋子文及孔祥熙负责推行
最先步骤是透过行政命令
以官股入股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
变相将其控制权改为完全国有(原先已是官方开办的银行
已是半官办)
加上国民政府原有之中央银行
国民党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银行业
1929年
美国经济大萧条
罗斯福总统为讨好国内产银州的议员
在1934年通过“购银法案”
由财政部购入白银作为储备
顿时引起国际银价高涨
中国当时为第三大银本位国家
即时出现白银外流
通货收缩
引发利率急速上升
部分银行钱庄倒闭
于是货币改革成为国家理财当务之急

  货币结局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
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
法币急剧贬值

  1937年抗战前夕
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
到日本投降前夕
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
到1947年4月
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
1948年
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
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
物价上涨3492万倍
法币彻底崩溃
1937年抗日战争前
法币的总发行量不超过14亿元
1937年抗战开始至1941年英美参战前
日本为破坏中国后方经济
在日占区强行以日本发行之货币收兑法币
再加上以走私物资套得法币
送往上海兑取国民政府的外汇
国民政府分别从英国及美国得到超过一千万英镑及五千万美元**
但仍不足支持法币汇价
至1940年起
取消无限制外汇买卖
于是法币的价值开始下跌

  对日抗战期间
财政支出增加
法币大量发行
到了战后已发行至5569亿元
比战前增加约四百倍
1946年后
法币的发行量更加大增
由抗战胜利时的5569亿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
三年间增加超过一千倍
造成了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
当时曾经有造纸厂以低面额的法币作为造纸的原料而获利
宋子文为行政院长时
试图以金融政策稳定法币
抛售库存黄金购回法币
但因为法币发行量仍在增加而没有得到成果
1948年5月后
由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
王云五被任为财政部长
开始筹划另一次货币改革
以金圆券取代法币

  货币评价

  有人认为:由国家银行发行
以国家信用保证的法币
使货币与价格波动的贵重金属脱钩
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进步的金融制度改革
亦是现代国家金融体制下应有的特征
法币发行
统一了国内的货币
而通货发行的控制权落在政府手中
国内白银等硬货币
亦因此集中到政府手上
对于时维持抗战时中国的财政
法币有不可少的功劳
但实施的实际效果是
官办的银行掠夺了民间的财富
使民众的储蓄化为乌有

民国时候的硬币值不值钱

民国时期钱币种类:

1、大洋(现大洋)
即银元
旧时使用的银质硬币
圆形
价值相当于七钱二分白银

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
颁布了《国币条例》十三条
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
根据这一条例规定
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后由天津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铸造**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图六)
袁币成色为银89%、铜11%
这种新银元制作精良
重量、成色也都能遵守《国币条例》之规定
即一枚银元
其实际重量、成色与法定重量、成色相比
均不逾3‰
所以发行以后
人民乐为行使
不论通商口岸及内地
均能顺利通行
到1915年8月
就在上海取代了龙洋的地位

2、法币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
1935年11月4日
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
禁止白银流通
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
取代银本位的银圆
各金融机关和民间储藏之白银、银元统由中央银行收兑
同时规定法币汇价为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
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

3、关金券
民国31年4月至37年8月发行
关金券1元合法币20元
与法币同时流通

4、金圆券
民国37年8月起流通
金圆券1元收兑法币300万元

5、抗日根据地、解放区
淮南银行票券
淮北地方银号券
大江银行票券
华中币
中州币
北海币

6、一些地方政府发行的货币
还有一些外国钱币
荷兰“马剑洋”、葡萄牙“十字”、奥地利“双鹰”、墨西哥“鹰洋”
云南的半开银元等等

7、日伪占领区
军用票
华兴券
中储券

民国时期的钱币那时候为什么不值钱的原因:

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告诉我们
政府若要降低通货膨胀
稳定货币价值
就必须控制货币发行
因为货币流通量和物价水平之间呈负相关
弗里德曼甚至主张稳定货币价值必须做到遵守“单一货币规则”
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打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由于战争
军费开支猛增
更重要的是
随着战局不利
国民政府的主要税源地相继陷落
当局财政开支日趋紧张
只得依靠发行货币补充军费开支
这使得国民政府的货币发行量高速增长
1937年6月
南京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度为14.1亿元
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时货币发行量已经增加到5569亿元
比战争爆发前增长了394.5倍
为内战筹措军费
南京政府进一步增加了货币发行量
最终导致了恶性

十大稀少银元排名

1.上海一两银币成色、重量待考
同治6年(公元1867年)铸
系上海工部局向香港造币厂定制的试铸品
目前存世量极少
  

2.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反版  光绪15年(公元1889年)铸
因其“置洋文于面
体制未合”
遭到清廷大臣的非议而未能发行流通
存世不足10枚
  

3.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光绪20年(公元1894年)铸
在武汉三佛阁街原守备署改建了湖北银元局
仿造广东省银元式样铸造
意思是在湖北本省使用
目前存世量极少
  

4.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光绪4年(公元1898年)铸
系湖南省委托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代铸样品
目前存世量不足10枚
  

5.福建省官局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铸
在福建机器局内成立银元局
试铸了部分样币
目前存世量仅十余枚  

6.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光绪25年(公元1899年)铸
系陕西省委托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代铸样品
  

7.浙江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楷书、面六角星)
光绪28年(公元1902年)铸
系浙江省通过上海的洋行委托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代铸样品
未正式铸造发行

8.奉天癸卯光绪元宝一两  光绪29年(公元1903年)铸
孤品
现藏台湾鸿禧美术馆
1991年6月在美国加州拍卖会上以18.7万美元落槌
  

9.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  宣统2年(公元1910年)铸
云南造币厂曾试铸该银币
相传该币存世仅数枚
  

10.金本位半元银币  民国21年(公元1932年)铸
相传该币存世仅数枚
在1999年4月份举办的99春上海市第五届钱币拍卖会上
该币被浙江一位收藏家以30.8万元的高价买入


探索藏品世界的奥秘
尽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藏品鉴定
只需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
让我们的专业鉴定团队为您的藏品提供专业的鉴定服务
让您的藏品更加有价值
分享您的藏品
让世界见证您的珍宝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民国钱不值钱”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