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制铜壶值钱吗

雅集网/冉 阅读

本文目录

交泰宫是干什么的

交泰殿
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明清宫殿建筑
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
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
殿名取自《易经》
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
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
殃及此殿
交泰殿重建

凡遇元旦
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
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
乾隆十三年(1748年)
乾隆皇帝把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
遂为储印场所
现殿内宝座前两侧分别排列着用来储放皇帝宝玺的宝盝
宝座上方高悬康熙帝御笔“无为”匾
宝座后板屏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
殿内东次间设铜壶滴漏
乾隆年后不再使用
西次间设大自鸣钟
宫内时间以此为准

皇极殿的主要用途

用途:举行重大的典礼
皇极殿是北京故宫宫殿名称

一指太和殿
皇极殿本名奉天殿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
时称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自建成后屡遭焚毁
又多次重建
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奉天殿或皇极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二指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
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初名宁寿宫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
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
作为乾隆皇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
以下所指的即是此宫
而非太和殿

石瓢紫砂壶的来历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
“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
一种有柄
有流的小烹器”
铫是一种形象比较高的器皿
口大有盖
旁边有柄
用沙土或金属制成
煎药或烧水用

北宋大学士苏轼在《试院煎茶》诗云:“且学公家作茗饮
砖炉石铫行相随”
北宋时还不是沏泡茶
所以这里的“石铫”是用来煮水的
在苏东坡时代
还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紫砂壶
但原本作水壶或药壶之用的“铫”
已被苏轼移作饮茶之用

与苏轼同朝为官的周禾童(宋泰州人
字仁熟)曾送给东坡一把“石铫壶”
苏东坡还写了一首《谢周仁熟惠石铫诗》:“铜腥铁涩石宜泉
爱此苍然深且宽
蟹眼翻波汤已作
龙头拒火柄犹寒
姜新盐少茶初熟
水渍云蒸煎未干
自古函牛多折足
要知无脚是轻安
”后来周送苏的这把“石铫壶”被尤荫有幸藏到
尤荫
清乾隆年间文人
居白沙之半湾
自号“半山诗老”
著有《出塞》、《黄山》等集
他还是一位画家
擅绘山水花鸟
尤长兰竹
传世作品有乾隆十三年作《石铫图》

史书记载“荫家藏周禾童赠苏东坡‘石铫壶’
容水生许
铜提有籇书‘元祐’二字
因名所居曰‘石铫山房’……因广写‘石铫壶’
并画有苏诗与其上以赠人
驰名远近
”后此壶被送进内府
但尤荫仍怀念不止
叫人用紫砂仿制石铫壶
壶腹镌东坡诗句二句
款署“水邨”

这里应注意的是
尤荫收藏的“苏轼石铫”为铜壶
与泡茶用的茶壶还有区别
尤爱其壶而藏之
因嫌铜腥铁涩味
或送至内府因怀念之而请紫砂陶人仿制苏东坡“石铫壶”
所以应认为尤荫当为创制紫砂“石瓢壶”的先驱
因尤荫广写《石铫图》赠人
所以该图流传甚广
影响了许多人

受尤荫石铫图的启发
清末著名紫砂艺人王东石也曾仿制“石铫壶”
并题“石铫”二字
并说“尤水邮画东坡石铫图
仿其意作茗器”
酷爱壶艺的陈曼生大概也看到过该图
并受到启发遂制“石铫壶”
并题铭云:“铫之制
抟之工
自我作
非周禾童

就是说这里的石铫壶
并不是周禾童的石铫壶
而是紫砂抟制的
且由我曼生亲自设计的
已有了继承和创新
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
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
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
仅饮一瓢”
“石铫”从此改称“石瓢”


有藏品问题

我们的专家随时为您解答
分享您的藏品
与其他收藏家交流心得
尽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藏品鉴定
找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
我们的专业鉴定团队为您的藏品提供专业、准确、可信赖的鉴定服务
藏品真伪有疑问
让我们为您解答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乾隆年制铜壶值钱吗”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