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越窑碗价格

雅集网/冉 阅读

本文目录

五代越窑的鉴定方法

鉴定要点

必须掌握五大要素
这就是制品的造型与纹饰、装饰艺术与方法、釉色与胎体、铭文与款识五个方面

1、器物造型与纹饰

造型与纹饰两者密不可分
是鉴定越窑瓷器的关键
再结合釉、胎、支烧工艺和款铭更为精确

唐代越窑的造型
从总体上看廓线明快
秀雅端巧
碗的造型
从早期越窑的深腹型
逐步演变为敞口(侈口)、斜腹的浅腹型

初唐的平底器或假圈足
到了中唐时
假圈足中挖一个小浅孔
圈足形似玉璧
俗称玉璧底
同时开始出现矮圈足的环底碗

晚唐时碗的造型
不但延用了玉璧底、大环底外
而且出现了端巧美观的花口
特征是口沿作成四缺、五缺不等
在腹部与缺口相对位置压有突筋
总之从底足的变化
发展到口沿的变化
使碗的造型轻巧端雅
线条流畅美观

越窑早期的标准器
陕西礼泉县唐龙朔三年(663)墓**的花口腕
口沿六缺、腹部六条筋
矮圈足

河南偃师杏园大历十三年(778)墓**的鱼纹碗
在碗的内底刻绘一条游跃的鱼
自由流利、活泼可爱

宁波和义路唐代遗址元和朝(806~820)文化层中**大碗(洗)内刻荷花

唐代晚期
碗类的器内刻划各类荷花、朵花、模印鹤、鱼等动物
形象生动活泼
“大中二年”云鹤纹“寿”字碗
与其共存的器物
成为鉴定的标准器

壶类
从初唐开始
仍沿用了早期越窑的盘口壶
一个明显的特点
是器型有硕大丰满变为瘦雅秀丽

到了中唐元和朝时
壶的盘口消失
为侈口(敞口)所代替
同时出现了六角形的短嘴和肩带状把
底部有的仍保留了平底
尔后也有平底变为矮圈足
这类造型的壶
文献上常常称为注子
即执壶
所以说由早期越窑的壶
到中唐元和朝时演化为注子
这是壶造型变革的转折点
也是执壶的造型与早期越窑的壶
造型完全变了一个面貌

晚唐时期
越窑执壶
造型的基本格调不变
具体的线条变化多姿
使人感觉器形丰富多彩
仅举唐大中朝执壶器形为例
这时有凤头执壶、带流的瓜棱壶
筒口、双系、圈足壶
喇叭口、瓜棱、圈足执壶等
在唐代所有执壶中
惟独\会昌七年改为大中元年\刻花执壶(朵花)是一件刻花卉的标准器
这类刻花
恰恰与宁波市和义路唐代“大中二年”、“寿”字纹碗地层
伴出的刻花盆、刻花碗、刻花盘的纹样
似出一人之手

越窑-越窑与邢窑区别
越窑与邢窑区别

越窑:

就是指吴越土地上的陶瓷窑
多指宁绍地区的陶瓷窑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会稽郡改为越州
越窑之名
最早见于唐代
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邢瓷类冰”
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
当时
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

此越窑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
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
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
尽管也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
但不能称之为越窑
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瓷器
经三国、两晋、南朝、唐
一直到北宋后期衰落
延续千余年
经历了创烧、成熟、稳定、鼎盛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
它是中国南方青瓷生产的重要产地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邢窑:

中心窑场位于今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
因这一地域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
故名
始烧于隋代
唐代为繁荣期
盛产白瓷
胎质细腻
釉色洁白
兼烧黄釉、黑釉、三彩品种

唐代陆羽撰《茶经》中有邢瓷“类银”、“类雪”的记载
唐代邢窑白瓷有精、粗之分
以供不同阶层人的需求
曾一度被朝廷纳为贡品
唐代李肇撰《唐国史补》曰:“内丘白瓷瓯
端溪紫石砚
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说明邢窑白瓷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
由于邢窑白瓷的烧制成功
结束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历史
形成了“南青北白”
争奇斗艳的两大体系

两者之间的区别:

在造型上
虽然他们都是浅式敞口
底为玉壁底
而邢窑口沿只是凸起一道较细的边沿
没有将口翻折过来
所以邢窑不见有宽边和留孔现象(但到宋代中期
邢窑的工匠师傅反过来又学习定窑的工艺
也有将口沿翻折过来的
但较少)
而定窑碗的口边沿有多种变化
有的在成型时将口沿翻折过来再沾合
形成唇口的宽边
因而中间有空隙
随着卷边的宽窄往往留有大小不同的圆孔

"

五代越窑青釉秘色瓷的特征

答:五代越窑青釉秘色瓷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一种
具有以下特征:

1.外观:五代越窑青釉秘色瓷的瓶、罐、碗等器物
瓶口较大
瓶身较矮
盖子为实心圆珠状
足部多为平底或浅腹
瓶身多以青釉为主
有的器物以黄釉或黑釉为主
釉面光滑
质感细腻

2.胎体:胎体以坚硬、细腻的瓷胎为主
胎壁较厚
烧制工艺较高
可达到较高的透光度

3.釉料:秘色瓷的釉料以青釉为主
青釉的烧制工艺较高
可呈现翠绿的色泽
有些秘色瓷还以黄釉或黑釉为主
釉面细腻光滑

4.纹饰:纹饰以花草、人物、动物等为主
其中花草纹饰最为常见
如莲花、菊花、草虫等
人物的刻画较为精细
动物的形态生动

5.造型:五代越窑青釉秘色瓷的器物造型优美
瓶、罐、碗等器物多以扁圆、圆润、秀美的线条为主
显得端庄、典雅

东晋南朝时期越窑瓷器的器类

东晋时期青瓷的造型与西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更加趋向于实用之风
褐彩装饰更为流行
日常生活用瓷比较多
如钵、**子、双耳罐、四耳罐、牛头罐、扁壶、盘口壶、蛙形水盂、三足盘、平底盘、镂孔香薰等
南朝青瓷的工艺更加趋向于朴素实用
常见的器形主要是钵、碗、壶、瓶、盏托、莲瓣纹罐等

什么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
釉色如玉似冰

越窑瓷器的顶尖代表作
可能就是“秘色瓷”
它是越窑中质量最高、颜色最漂亮的品种
晚唐时开始烧造
五代时达到高峰
相传五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令烧造
专供钱氏宫廷所用
并入贡中原朝廷
庶民不得使用

秘色瓷
在法门寺地宫未开启之前
一直是个谜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
是目前所见最早关于“秘色”的记载
世人自此知有秘色瓷
却不知其色形
直到1987年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第一道门被考古人员推开
14件秘色瓷器重见天日
这千年悬念
才找到实物对应

唐代陆羽曾在《茶经》一书中有此评价:“碗
越州上┅┅”
对当时流行的越窑青瓷茶瓯
陆羽评曰:“瓯
越州上
口唇不卷
底卷而浅
受半升而已”
在同样一本书中
陆羽对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作了比较
他评道:“越瓷类玉
邢瓷类银
越瓷类冰
邢瓷类雪”以类玉似冰来评价越瓷的美

瓷器可分为青瓷、青白瓷和白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
“大邑烧瓷轻且坚
扣如哀玉锦传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的名句赞美青瓷
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
也在瓷器中名列前茅
杜甫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
扣如哀玉锦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
”所以答案选D


有藏品问题

我们的专家随时为您解答
鉴定藏品
捉住千载难逢的机会
藏品鉴定
只需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
我们的专家团队为您提供专业的文物鉴定服务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唐代越窑碗价格”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