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_邢窑白釉罐_鉴定特征与方法

雅集网/冉 阅读

唐_邢窑白釉罐

唐_邢窑白釉罐_鉴定特征与方法(图1)

"邢窑白釉罐

高13厘米
口径7.4厘米
足径6.1厘米

罐口微撇
短颈
圆腹
腹以下渐收
平底

底无釉

胎、釉洁白细腻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
在河北省内丘曾发现其窑址

创烧于初唐
流行于中唐
唐末五代时由于原料匮乏等原因而日渐衰落

唐人对邢窑多有记述
陆羽在《茶经》中称其产品如雪似银
李肇在《国史补》一书中称:“内丘白瓷瓯
端溪紫石砚
天下贵贱通用之

”说明邢窑白瓷在当时使用的极其广泛

邢窑的中心窑场位于今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
因这一地域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
故名

始烧于隋代
唐代为繁荣期

盛产白瓷
胎质细腻
釉色洁白

唐代陆羽撰《茶经》中有邢瓷“类银”、“类雪”的记载

唐代邢窑白瓷曾一度被朝廷纳为贡品

唐代李肇撰《唐国史补》曰:“内丘白瓷瓯
端溪紫石砚
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说明邢窑白瓷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

陆羽(733—804年)
名疾
字鸿渐
自号桑苎翁
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

出身孤苦
敏而好学

上元元年(760年)
隐居浙江湖州杼山妙喜寺
与江南名僧皎然结为“忘年缁素之交”
史称“更隐茹溪”

其后
辗转于各地的名山大川
品茗弄泉
研创茶学
写就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

建中四年(783年)
隐居信州广教寺(后改茶山寺
在今上饶市一中校园内)

贞元二十年(804年)
在湖州青塘别业病逝
长眠于杼山

作为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其有《杼山记》、《天竺、灵隐二寺记》、《武林山记》、《吴兴图经》、《南北人物志》、《湖州刺史记》等行世

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
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
就能烧成白瓷

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
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

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
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艺术品鉴赏指南
让您成为艺术品专家
藏品鉴定
只需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
让我们的专业鉴定团队为您的藏品提供专业的鉴定服务
让您的藏品更加有价值
分享您的藏品
让世界见证您的珍宝
分享您的藏品
与其他收藏家交流心得
尽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唐_邢窑白釉罐_鉴定特征与方法”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