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常水墨写生图卷

阅读

法常水墨写生图卷(图1)

《水墨写生图》卷
南宋
法常作
纸本
水墨
纵47.3厘米
横814.1厘米
法常的绘画
有不少取材于平时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
但独能于平淡天真之中揭示生命意识的真谛
此卷所绘折枝花果、禽鸟、鱼虾及蔬果
笔墨简淡
平平常常
在画幅上随随便便地摆放在一起
看来就是最为常见的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景象
但是卷中墨色的氤氲、排列的错综、变化的神奇
却又分明深蕴着禅机
这些平常物象的背后是不着笔墨的大片空白
这种“知白守黑”、“计白当黑”的处理
使得画面中本不相关联的事物各自相对独立又可合而为一
画意更为完整而富于张力
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
正所谓“于无画处皆成妙境”
整幅作品充满着一种宁静、自省、淡泊的内在精神
使观者有“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会心感受
耐人寻味
牧溪的绘画
写生功底极深
此幅亦是“肖似形类
并得其意”(项元汴语)的形神兼备之作
沈周卷后题识称:“不施色彩
任意潑墨
儼然若生
回視黃筌、舜舉之流
風斯下矣
”本幅无作者款印
沈周定为“真宋物也”
徐邦达先生认为
沈周题跋中“牧”字有挖改痕迹
是“似牧非牧之画”
法常
号牧溪
四川人
约生活于宋末元初
喜画龙**、猿鹤、禽鸟、山水、树石、人物
不曾设色
多用蔗查、草结
又随笔点墨
意思简当
不费妆缀
松竹梅兰
不具形似
荷鹭、芦雁
具有高致
牧溪的绘画
国内收藏甚少
大部分作品被当时留学中国的日僧携往日本
牧溪被作为禅画艺术的宗师在日本享有无上崇高的声誉
其粗率简劲、萧散虚和、深蕴禅机的画风
对日本水墨画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甚至被尊为“画道的大恩人”
花卉画的一种
画花卉不写全株
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
故名
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项元汴(1524—1590年)
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人
字子京
号墨林山人
别号香岩居士、鸳鸯湖长、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漆园傲吏等
收藏家、画家
家资富饶
广收法书名画
贮于天籁阁中
其法书、名画以及鼎彝玉石
储藏之丰
甲于海内
精鉴赏
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鉴藏印数十方
工绘画
兼擅书法
著有《墨林山人诗集》《蕉窗九录》等
沈周(1427—1509年)
字启南
号石田
晚号白石翁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世代隐居吴门
父亲恒吉、伯父贞吉均善画
他早年承受家学
兼师杜琼
后博学宋元诸家
自成一格
一生布衣
优游林下
为人敦厚
笃于友谊
性情随和
胸襟磊落
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
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
尤以山水著称
有粗、细两种面貌
早年主宗王蒙
上追董、巨
以细笔为主
40岁以后博取诸家
着意于黄公望
风格逐渐变粗
形成粗笔风貌
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
笔墨疏简苍劲
格调雄健宏阔
其成熟时期的山水
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
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
于苍中带秀
刚中见柔
构图造境方面
无论繁复或简略
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
一改元人空寂之境
又着意于朴实的“质”
于拙中藏巧
他开创了“吴派”画风
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法常水墨写生图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