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分别指的是什么?详解三大战役

想知道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分别指的是什么吗
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来跟大家详细说说这三大战役
一起来看看吧
一、官渡之战建安元年
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
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建安二年春
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
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
接着又消灭了吕布
利用张杨部内讧取得河内郡
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
东到兖、豫、徐州
控制了黄河以南
淮、汉以北大部地区
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
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
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
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
建安四年六月
袁绍挑选精兵10万
战马万匹
企图南下进攻许昌
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建安五年
曹操统军在官渡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
东汉末年
豪强拥兵割据
逐鹿中原
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
自恃兵多粮足
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
建安五年一月
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
在此之前
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
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
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
四月
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
于白马击斩袁将颜良
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
锐气受挫
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
两军对垒于官渡
相持数月
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
一度欲回守许昌
谋士荀彧认为
曹军以弱敌强
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
袁军轻敌
内部不和
相持既久必将有变
正可出奇制胜
曹操纳其言
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粮屯
全歼袁军
烧毁全部囤粮
消息传来
袁绍所部军心动摇
纷纷溃散投降
曹操乘机全线出击
歼敌7万余
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
官渡之战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
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
袁曹间的兼并争
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
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
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官渡一战之后
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
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
基本统一北方后
于建安十三年七月
自宛挥师南下
欲先灭刘表
再顺长江东进
击败孙权
以统一天下
九月
曹军进占新野
时刘表已死
其子刘琮不战而降
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
曹操收编刘表部众
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
刘备在长被曹军大败后
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会见孙权
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
程普为副
率三万精锐水军
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
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
迎击曹军
十一月
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
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
结为一体
以利演练水军
伺机攻战
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
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
曹操中计
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
曹军船阵被烧
火势延及岸上营寨
孙刘联军乘势出击
曹军死伤过半
遂率部北退
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
联军乘胜扩张战果
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
曹、刘、孙三家争夺荆州之战揭开序幕
此后
曹操退回北方
再没有机会以如此大规模进行南征
但仍旧占据着南阳、南郡二郡之后从南郡、南阳郡中分置襄阳郡、南乡郡
刘备则开始挥军向长江以南的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发起进攻
孙权则命令周瑜围攻南郡治所江陵县
三、夷陵之战公元221年7月
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
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当时
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
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
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为先头部队
夺取峡口
攻入吴境
在巫地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
占领秭归
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
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
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
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
奋起应战
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
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
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
以避免两线作战
陆逊上任后
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
指出刘备兵势强大
居高守险
锐气正盛
求胜心切
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
再伺机破敌
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
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
一直后撤到夷道、猇亭一线
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
转入防御
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
并集中兵力
准备相机决战
这样
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
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
公元222年正月
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
屯兵长江两岸
二月
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
建立了大本营
这时
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
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
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
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
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
为了调动陆逊出战
刘备遣前部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
孙桓是孙权的侄儿
所以吴军诸将纷纷要求出兵救援
但陆逊深知孙桓素得士众之心
夷道城坚粮足
坚决拒绝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议
避免了分散和过早地消耗兵力的行为
从正月到六月
两军仍然相持不决
刘备为了迅速同吴军进行决战
曾频繁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
但是陆逊均沉住气不予理睬
后来刘备又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
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马
企图引诱吴军出战
伺机加以聚歼
但是此计依然未能得逞
陆逊坚守不战
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
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
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
六月的江南
正值酷暑时节
暑气逼人
蜀军将士不胜其苦
刘备无可奈何
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
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
依傍溪涧
屯兵休整
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
由于蜀军是处于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
远离后方
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
且加上刘备百里连营
兵力分散
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陆逊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
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
但却使陆逊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
因为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
气候闷热
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
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
一旦起火
就会烧成一片
决战开始后
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
乘夜突袭蜀军营寨
顺风放火
顿时间火势猛烈
蜀军大乱
陆逊乘势发起反攻
迫使蜀军西退
吴将朱然率军五千首先突破蜀军前锋
猛插到蜀军的后部
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
切断了蜀军的退路
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
大破之
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
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
吴军进展顺利
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
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
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
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
刘备见全线崩溃
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
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
陆逊集中兵力
四面围攻
又歼灭蜀军近万之众
至此
蜀军溃不成军
大部死伤和逃散
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
刘备乘夜突围逃遁
行至石门山
被吴将孙桓部追逼
几乎被擒
后卫将军傅彤等被杀
后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
才得以摆脱追兵
逃入白帝城中
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
扩大战果
但此时刘备收拢散兵以及赵云的后军来援
永安驻军接近两万
陆逊已经失去攻克永安的机会
次年四月
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
一病不起
亡故于白帝城
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
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