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时期斗彩云龙纹盖罐,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清代雍正时期斗彩云龙纹盖罐<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斗彩龙纹盖罐
清代雍正
通高10.4厘米
口径5.7厘米
足径7.8厘米

  罐小口
矮直颈
丰肩
上腹圆鼓
下腹斜收
底内凹成圈足
带盖
盖面微现弧度
直壁
面饰青花飞龙一条
壁绘斗彩朵云纹
器腹部饰青花三爪飞龙两条
间以绿彩朵云
肩、胫处以黄、红、绿彩分别绘覆仰莲瓣纹
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代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罐造型模仿成化斗彩“天”字罐
规整端庄
所绘飞龙形象生动
动感强烈
色彩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绿彩为主
清代逸秀雅
是雍正时期御窑厂在模仿成化斗彩基础上的创新之作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
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
真正的斗彩则成熟于明成化年间
成化釉上彩一般有三四种
多则达六种以上
色彩较鲜艳
它是以青花料在瓷坯上双勾出花鸟、禽兽、人物的轮廓线
施透明釉
入窑高温烧成后
再在釉上填入彩料
再入窑经低温烧成
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高足杯为主
大件瓷器较少
清代斗彩瓷器以雍正斗彩为代表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
明、清代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
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
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
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
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罐上加盖
俗称盖罐
瓷质盖罐始见于东汉
历代都有烧造
造型丰富
            
瓷器釉彩之一
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
因蓝花在釉下
所以青花属釉下彩
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
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
然后施透明釉
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
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
成为明、清代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莲花俗称“佛花”
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
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
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
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明清代两代的官窑
专门烧造宫廷用瓷
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
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
初设时有窑20座
宣德年间增至58座
厂内分工计23作
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
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
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
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
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清代雍正时期斗彩云龙纹盖罐,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