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龙泉窑旋纹香炉的价格

雅集网/冉 阅读

本文目录

瓷香炉的器型种类

古瓷香炉器型丰富
但总体上看不外乎鬲式、鱼耳、鼓钉、莲瓣、三足、五足、筒式炉等
现结合瓷库中国藏品作些介绍

托炉

流行于南朝的一种炉式
炉口外敞
平底
蹄形三足
立于敞口直壁平底浅盘中
这种炉式是托盘熏炉向三足炉过渡的一种形式
这类青瓷炉是六朝一种专供祭祀的供器
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虔诚

鼎式炉

清初出现了一种祠庙成套使用的“鼎”字形青花香炉
炉体为三节组成
上部为长方宽沿盆形
中腹呈四方形
下部为腹足
四足外撇
造型雄浑敦厚
青花纹饰流畅

钵式炉

因炉体似钵而得名
明末清初广为流行
唇沿外侈
圆腹
圈足
有青花、五彩、冬青釉、洒蓝釉、霁蓝釉等装饰品种

筒式炉

又称三足尊式炉
因炉身作筒状而得名
宋代烧造筒式炉的瓷窑有汝窑、官窑、龙泉窑等窑
宋代筒式炉口、底直径几乎相等
三足落地
筒腹以数道弦纹为饰
北宋官窑烧制一种筒式炉
口、底向内微敛
腹底贴有三足
元代开始
筒腹下部逐渐收小
器底凹
三足逐步上移
少数几乎与底平
但仍然起支撑作用
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烧制的器形比较规范
器身如筒
口沿微向外凸
与器身凸起的弦纹相呼应
而民窑所烧制的器形开始变化
腹部呈鼓式
高矮不一
弘治时期
部分制品唇口向外侈
有些烧制不太考究的器皿
炉底中心下凸
成为支撑面
三足仅为一种装饰

香炉里面放什么比较好

玉器香炉

瑞兽钮象耳三足玉香炉 清代 玉器

此件玉香炉
象耳双环
盖饰龙纹
盖顶立一瑞兽
炉的中腹位置有两象耳
挂双环
上方有方折的两长护耳
身饰神兽纹
三足饰瑞兽纹
雕琢精湛

凤耳活环寿命纹玉香炉 清代 玉器

此香炉为碧玉质地
盖呈盔形
雕饰卷云纹及兽面纹
顶镂雕盘龙钮
板延方口
上饰回纹
炉体浅浮雕兽面纹、如意卷云纹
侧面雕凤首
带活环
圆底
底部有五条环形

菊花纹圆珠钮三足玉炉 清代 玉器

此香炉为白玉采用圆雕、透雕手法
晶莹剔透
炉身遍饰宝相纹
炉盖饰宝相纹、素纹、圆珠钮
菊花纹双耳双环
三足饰兽纹
炉内掏膛平整干净
双耳处有色沁

青釉莲花形香炉 北宋 瓷器

此香炉方唇
直口
矮领
平折肩
曲腹
束腰
喇叭状台形高圈足
浅灰胎
质细密
釉色青绿略泛灰
釉面匀净光洁
无开片
玻璃质感强
施釉近底
腹外壁塑贴莲瓣
花瓣肥厚
瓣头出肩
喇叭形足面上凸起两道缓棱

钧釉贴花鼎式炉 元代 瓷器

此香炉口沿平折
直颈
鼓腹
圜底
下承三象鼻形足
口至颈部附对称的两长方形冲耳
冲耳中部至肩部有动物形耳相连接
颈部饰有六枚花朵形鼓钉
腹中部对称贴附有两组兽面衔环铺首装饰
香炉造型典雅
釉色柔和温润
较为精美
河南钧窑烧造

钧窑大香炉 元代 瓷器

该香炉通体呈天青色
颈部浮雕三只麒麟
正面中央有一方形题记
为楷书铭文
标出的制作时间为己酉年(元武宗至大二年
**9年)
香炉造型浑厚硕大
表面堆积着厚厚的釉料
闪耀着珠光宝气
彰显出不凡气派
实为元代钧瓷中的稀世珍品

铜胎掐丝珐琅彩螭龙耳香炉 清乾隆 珐琅

此器铜胎
形体壮硕
为铜鎏金双螭龙耳鋬
炉口及炉底为铜鎏金镂空莲瓣纹和缠枝花卉夔龙纹造型
下承四铜鎏金兽面足
腹部以蓝釉为地
运用铜掐丝工艺饰红

绿等花鸟蝴蝶纹图案
纹饰生动流畅
掐丝细腻
铜胎厚重

镂雕龙凤纹三足香炉 清代 玉器

此器为碧玉质地
盖钮为镂空雕龙钮
盖身为八面
每面均镂雕龙凤纹
高浮雕双龙耳
板沿外伸
板沿饰活环数个
器腹雕花卉如意纹
浮雕三兽首足
整器造型奇特
雕工精细繁复
古朴凝重

香炉

历代使用的香器包含博山炉、手炉、香斗、卧炉、香筒等不同形制的香炉
以及熏球、香插、香盘、香盒、香夹、香铲、香匙、香筒及香囊等配套器具
使用的质料主要包括铜、陶瓷、金银、竹木器、珐琅及玉石等
其用途亦有多种
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
形状上常见为方形或圆形
方形的香炉一般有四足
圆形的香炉
都有三足
一足在前
两足在后放置

孔雀蓝釉香炉 明中晚期 瓷器

炉为直口
宽唇
直颈内束
扁鼓腹
三袋足
颈上附一对绶带形耳
施孔雀蓝釉
部分剥落
狮钮及底露胎

斗彩云龙纹三足香炉 明万历 瓷器

此香炉为三足瓜棱腹高耳炉
菱花圆台形盖
盖上蹲一兽
器表用青、红、赭、黄、绿、紫黑色绘出龙、云气图案
色彩斑烂鲜丽
布局致密紧凑
颈上有“大明万历年制”青花款识
两旁有青花和红、绿等色构成的回纹

掐丝珐瑯伊斯兰文乳足香炉 清代 珐琅

宽边鎏金口沿
束颈
鼓腹
三乳足
香炉内部为淡蓝色
颈部为海水纹及连珠纹
海水纹以下为一圈双线勾勒的如意云头
双线内填深蓝色
如意云头内填黑色
并有红色联珠
腹部三个开框
框线内填红色
框内底色为白色
内有黑彩阿拉伯文字
三个开框之间用莲花纹相隔
花内分别填以粉红、白、绿等色
框外及乳足部分均以淡蓝色为底
三乳足各有一朵牡丹纹
以白色及粉经红色相接
过渡自然

伏狮钮双龙耳三足薰香陶炉 明代 陶器

此薰香炉造型古雅
采用贴花装饰工艺
炉盖上有圆雕伏狮
盖的两边镂空雕简洁的花瓣形成透气孔
以使**溢出
双耳作两条龙状
龙嘴咬着炉边口
龙上各系一小环
炉身中一边一条龙
前后相接
三足以怪兽饰之

青花人物故事图香炉 清康熙 瓷器

此香炉为圆唇
敞口
矮颈内束
鼓腹
平底
外二层台矮圈足、足底露胎
颈部上为双圈、下为单圈青花弦纹
内为卷云杂宝纹
腹部为青花“竹林七贤”图
足肩一青花单圈弦纹
胎质坚硬、致密
胎色洁白、纯净
釉色透明、莹润
青花呈色明艳
康熙中期江西景德镇民窑烧造

漆金粉彩开光花卉纹香炉 清乾隆 瓷器

此香炉为方口
双耳
四足
盖上塑瑞兽
珍珠地开光内绘粉彩花卉
口沿双耳瑞兽底足漆金
造型规整
富丽堂皇

金莲花钮雕勾莲纹碧玉香炉 清代 玉器

此器为碧玉材质
圆口圈足
镂雕折枝芙蓉为双耳
炉钮装饰金色盛开莲花
盖面为凸雕和浅雕莲花纹
鼓腹上雕浅地勾莲纹
花足外撇
此器造型端庄典雅
琢磨精细
为清代玉器佳品

玉香炉 清代 玉器

此为海棠形炉身
绘缠枝花卉
肩饰莲瓣纹
板沿上
上竖两环耳
耳饰小朵花卉
下承三足
圆拱状炉盖开四个云形孔透香
花形顶钮
纹饰均绘在蓝色地子上

掐丝珐瑯缠枝莲纹直耳蹄足香炉 清代 珐琅

两直耳较高
接于口沿上
微向内倾斜
口部宽厚
束颈
球腹
三蹄足
耳部、口部、底足及内壁鎏金
部分已经剥落
香炉表面采取珐瑯掐丝工艺装饰
但釉料气泡较多
色泽不均匀
整个器表底色为淡蓝色
颈部和三足纹花卉
腹部为缠枝缠莲纹
缠枝花卉的枝条是判定掐丝珐瑯器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元明时期为单线掐丝
而至清朝康熙以后采用双线勾勒
中间填彩

剔红三足两耳带盖香炉 清代 漆器

此香炉周身以剔红工艺
剔刻如意纹
三足两耳
精雕细刻
工事精巧
清代的漆制品以繁缛、精巧为主
通常在一件器物上综合了多种髹漆手法
及尽能工之事

雕花石香炉 清代 石器

此石香炉的制作
由一整块石料雕成
分上下部分组成
上部分是石香炉
下部底座桌案形式
香炉盖顶雕刻莲花八卦图案
炉身雕有龙和寿字
底座腿部制作是常见于家具供桌形式
卷草纹装饰香炉在家具制作中地位很高
各时代权贵文人、高士极为重视
用石料作成更为难见

浅灰陶龟驮四猴香炉 辽 陶器

此器为浅灰陶
底平
底座成龟形
龟体俯伏
龟首微伸出体外
双目圆睁
五官清晰
前后足缩在壳缘
每足有五爪
龟首后侧有尾
龟背上驮香炉一个
香炉内凹成圆缽状
香炉顶部
依龟首方向



右有三角形突起
各塑猴子一双

香炉怎么用

在封建时代
香具的使用有严格划分
材质、大小、图案、重量都有一定的规制
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规制的香炉
如皇后用金香炉
太子、贵妃用银香炉
皇子、亲王用银香炉或鎏金、错金香炉
官员多用铜香炉等
宋代开始瓷香炉逐渐流行
除了五大名窑有专门为宫廷烧制的香炉外(这些香炉是不允许进入民间的)
其它窑口烧制的瓷炉在民间也大量流行开来
目前市场上香炉品种繁多
铜炉造型基本上多仿制于宣德炉
但大部分做工粗陋且含铜量很少
时间稍长则氧化变色
近年来部分精致的瓷香炉又流行开来
许多造型考究、做工精细的小型瓷炉也是理想的选择


专业的藏品鉴定
从收藏雅集网开始
了解藏品的历史价值
收获未来的财富
藏品世界的色彩
从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开始探索
想要了解藏品的市场趋势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元明龙泉窑旋纹香炉的价格”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