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_王起同造石观音像_鉴定特征与方法

雅集网/冉 阅读

北朝_王起同造石观音像

北朝_王起同造石观音像_鉴定特征与方法(图1)

王起同造石观世音像
北朝杜洛周真王五年(528年)
高30厘米

观音头戴柱状宝冠
发髻中分
头略前倾
与背光分离
中有石柱相连

舟形背光
外层区域线刻火焰纹
内层区域刻锯齿纹

同心圆形头光
内刻莲瓣纹

观音饰项圈
披帛呈双U型在腹前交叉
至膝上折绕臂下垂

其右手上举
原应持莲蕾
已残失
左手下垂持玉环
下身着长裙
裙摆曳地外侈

观音跣足立于覆莲台上
莲瓣尖形
中间起棱

四方石座右、后侧面阴刻发愿文:“真王五年
佛弟子王起同造观世音像一区(躯)

上为皇帝国主、七世父母、现前居家眷属、遍地众生
离苦得乐
行如菩萨
得道成佛

”此石像为1954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的一批石造像中的一件
本身带有纪年铭
是研究北魏晚期造像艺术及历史的宝贵资料

年号
史书记载有二
均发生在北魏末年

按《魏书》记载:正光五年(524年)三月
“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聚众反
杀镇将
号真王元年

”后至孝昌元年(525年)六月失败
持续一年多

又孝昌元年八月
“柔玄镇人杜洛周率众反于上谷
年号真王”
至武泰元年(528年)二月
“杜洛周为葛荣所并”
其持续时间为四年

曲阳修德寺遗址**的两尊带有真王五年款的石造像
说明了杜洛周在间隔两个月后发动的起义
仍然遵奉破落汗拔陵的“真王”年号为正朔的历史事实

真王五年为公元528年

 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
观世音的略称

其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
称为“西方三圣”

又是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

佛典称观音为发大慈悲
即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

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

背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
常作火焰纹
火焰象征佛、菩萨之智慧

大至分为项光(又称头光)和身光(又称举身光、舟形光)二种
其形式依时代、地方、佛菩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莲花俗称“佛花”
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

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
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

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用来缠绕身体的长幅织品

披帛缠绕方法不同
有时对鉴别时代特点有一定的帮助

目前见到的北朝时期菩萨立像手中常握的一种法器

《大正大藏经》(第20册)中
大唐三藏不空泽《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十七图
画一手持此物
旁边径文为“若为男女及渚仆使者
当于玉环手

”故得知此物名为玉环

 跣
音险

跣足
意为光着脚
赤足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也称造像记

指刻于佛教造像上记载造像者姓名、造像时间、造像目的、佛像名称等内容的一种文体

也称七世先亡、七世先灵、七世亡灵等
一般指自己以上七代先人

此称源于印度
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像的发愿文中

菩提萨埵之略称
为十界之一

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
以悲下化众生
修诸波罗密行
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

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县名

在河北省的西部、太行山东麓
因在太行山曲之南而得名

秦置曲阳县
汉为上曲阳县
北齐复改曲阳县
隋唐时期屡有更替

境内有北岳庙
汉白玉雕刻从北魏一直沿袭至今
闻名全国

位于河北曲阳县南关
毗邻北岳庙
为北宋时期曲阳著名寺院之一
是在隋朝恒岳寺旧址上建造的
现只存修德寺塔

又作造象

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
多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
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

所造佛像称之为造像


想知道你的藏品价值吗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专业鉴定等你来
拥有藏品是一种快乐
而了解藏品价值更是一种幸福
来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
让我们一起了解藏品的历史与文化
打开藏品的世界之门
从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开始
藏品鉴定
找对门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北朝_王起同造石观音像_鉴定特征与方法”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