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_《韩希孟宋元名迹册·瑞鹿图》_真品价格与图片

雅集网/冉 阅读

明崇祯_《韩希孟宋元名迹册·瑞鹿图》

明崇祯_《韩希孟宋元名迹册·瑞鹿图》_真品价格与图片(图1)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瑞鹿图》
明崇祯
纵33.4厘米
横24.5厘米

此图为《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之第二幅
在白色绫地上绣成

绣品描绘一只**于桂花飘香的岸边悠闲踱步

在画面上
桂花树仅露有部分树底和枝叶
余则略去
但树底和枝叶两相呼应
仍使人感觉其形象之完整

小鹿以暗褐色皮毛配以黑色鹿角、白色斑点和炯炯的双目
活泼机敏
神采奕奕

鹿身以平套针绣出
毛发丝丝细密
纹理清晰毕现

水中寿石呈镂空状
用抢针法以深蓝、湖蓝和浅蓝晕色表现石之轮廓
间施浅绿、浅橙和淡黄色
虚空轻灵之象顿现

岸边之石则以散套针法为主
辅以点染
颇具水墨效果
具厚实之感

如此虚实相间
轻重有衡
明暗互补
使画面有灵动畅达之韵

对页为董其昌题诗:“六律分精
苍廼千岁

角峩而斑
含玉献瑞

拳石天香
咸具灵意

针丝生澜
绘之王会

”韩希孟
名媛
武陵(湖南)人
顾名世孙顾寿潜之妻
明末著名的刺绣家

她擅长刺绣
工画花卉
却不以临摹形似为满足
而以追求“画绣”的神韵为目标
因此所绣人物、山水、花鸟均能达到静中寓动、神韵逼真的境界
备受世人欣赏
世称“韩媛绣”

即“木犀”
木樨科
秋季开花
黄色或黄白色
极芳香
常见的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
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

“桂”按谐音为“贵”
带富贵之意
故常用“折桂”一词表示科举及第

即平套
传统刺绣针法中套针的一种

其针法分层相套
后层绣线嵌入前层绣线中间
丝丝紧密相夹
从而使绣面平整
色彩过渡自然和谐

此种套针主要用以表现块面图案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

始于唐代
盛于宋代
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
流传很广

根据纹样表现效果
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平套针法

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
外缘齐整
第二皮称“套”
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
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
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
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
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

各皮依此类推
绣到纹样边尽处

针脚要齐整
丝丝相夹
使镶色和顺
绣面平服


集套针法

大致与平套相同
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
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
向内长短参差
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
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
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
近圆心处要藏针
越近圆心藏针越多
直到绣满为止


散套针法

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
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
排针密
内则长短参差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
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

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
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传统刺绣针法之一
又称“戗针”

按纹样形状分层刺绣
其针法有三类:从纹样外缘向内刺绣称“正抢”
从内向外并将绣线扣压成弧形者称“反抢”
绣一层空白一层称“迭抢”

抢针主要用于表现物象色彩的深浅变化
具有晕色效果
纹样层次分明
装饰性强

常见的刺绣针法之一

用等长线(除第一批)参差排列
批批相迭
针针相嵌
由外向里绣制

其施针方法为:第一批用平针出边
外缘齐
内长短不一
其长短线相差为长线条本身长度的2/10左右
排针密

第二批为“套”针
以等长线条一针隔一针排列
线条要罩过第一批的8/10左右

第三批与第二批相同
但要嵌入第二批之间与第一批相压
之后类推

当绣制到最后一批时
外缘要绣齐

因其线条组织灵活
丝理转折自如
故能细致地表现花卉、树石和翎毛等物象的生动姿态

 董其昌(1555—1636年)
字玄宰
号思白
又号香光居士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
官至礼部尚书
卒谥文敏

精于书画鉴赏
富收藏

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
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

工书法
自谓于率易中得之
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

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
但并不泥古
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
拙中带秀
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
并以其为代表
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

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跟着我们
让您的藏品更值钱
想要评估藏品价值
来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
我们的专业文物鉴定团队为您提供准确的评估报告
寻找罕见藏品
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找到答案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明崇祯_《韩希孟宋元名迹册·瑞鹿图》_真品价格与图片”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