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松梅图卷

阅读

弘仁松梅图卷(图1)

《松梅图》卷

弘仁绘
纸本
前段设色
纵27.8厘米
横269.7厘米
后段墨笔
纵27.8厘米
横86.7厘米
此卷分前后两段
前段画末有弘仁书写的程守蚀庵《省静堂集·一年诗》中的七言绝句《遍阅山中诸碑》
款署:“丙申春日偶写揭蚀庵集因一绝
渐江学人
”钤“渐江僧”白文印
“丙申”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
弘仁时年77岁
图绘虬龙盘曲的苍松和棱角分明的怪石
弘仁的松石是对黄山松石的真实写照
石涛言:“公游黄山最久
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
即一木一石
皆黄山本色
”图中的松石以粗犷霸悍的行笔、淋漓酣畅的施墨表现
具有弘仁晚年豪放洒脱的画风特点
简洁的构图体现出诗意中的空寂
后段款署“渐江学人弘仁写
”钤“渐江僧”白文印
图绘水墨梅花
梅不畏严寒、高标独立的精神正是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品格
弘仁一生最喜画梅
自号“梅花古衲”
创作出大量以梅为主题的佳作
此卷便是其中之一
图中的梅枝如曲铁
婉转中呈现刚毅不屈之态
其简约的格局
精谨的笔墨
结构出一派纯净、幽旷而又俊逸的意境
卷首有汤燕生“题渐江师画松四绝句”
另纸有龚贤诗文及跋
龚贤于长诗之后又识“此卷是渐江师杰作”
并言“黄山渐江师每画成必索予题”
点明了他们之间互为知己的深厚友情
钤“曾藏戴之农处”等收藏印
弘仁(1610—1663年)
俗姓江
名韬
字六奇
出家后释名弘仁
号渐江学人
又号无智、梅花古衲
安徽歙县人
明亡后入武夷山为僧
云游各地后回歙县
住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
常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
善画山水
其画取法元代倪瓒、黄公望
构图洗练简逸
笔墨苍劲整洁
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
他重视师法自然
善画黄山、武夷山诸景
传达山川之美
意境伟峻秀逸
“得黄山之真性情”
与石涛、梅清同成为“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
在安徽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海阳四家”
形成“新安派”
同时
与石涛、八大、髡残合称“四僧”
程守(1619—1689年)
字非二
号蚀庵
安徽歙县郡城人
不求功名
好结交文人隐士
与遗民画家弘仁友善
工书法
笔致奇崛而缺少姿态
著《省静堂集》
黄山
秦称黟山
唐天宝六年(747年)改今名
相传黄帝在此修身炼丹
故名黄山
现位于安徽歙县、太平、修宁、黟县间
方圆250公里
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也是世界知名的游览胜地
山脉绵延三百余里
重峦叠嶂
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无愧“人间仙境”的美誉
此外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名闻于世
199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石涛 (1642—约1718年)
俗姓朱
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
谱名若极
广西桂林人
明灭亡后
出家为僧
法名原济
字石涛
号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
工于诗文
擅绘山水、兰竹、花草及人物
其笔情纵恣凝炼
独具创新
对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极大
与清初画坛朱耷、髡残、弘仁合称“四僧”
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针对画坛时弊提出诸多精辟见解
汤燕生(生卒年不详
活动于明末清初)
字元翼
号岩夫
安徽太平人
工诗文
通六书
精篆籀
善绘画
以气节高尚著称
明亡后
隐于安徽芜湖东河沿
筑“补过斋”
自号黄山樵者
与同为隐士的画家弘仁交往密切
卒年七十外
龚贤(1618—1689年)
一名岂贤
字半千
号野遗 、柴丈人等
江苏昆山人
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
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
入清隐居不出
居南京清凉山
买画课徒
生活清苦
性孤僻
与人落落寡合
他是位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家
其创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为基础
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
参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吴镇及沈周等人的笔风墨韵
同时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
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
不同于清初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所倡导的笔笔有古意的创作格法
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
工诗文
善行草
源自米芾
又不拘古法
自成一体
著有《香草堂集》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弘仁松梅图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