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时期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携琴访友图大笔筒,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清代雍正时期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携琴访友图大笔筒<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携琴访友图大笔筒
清代雍正
高16.5厘米
口径19厘米
底径18.5厘米

  笔筒圆形
口底相若
宽圈足
口沿髹黑漆描金缠枝莲边饰一周
器底髹黑漆
金漆
云头形三足
黄砂泥
通体描金堆绘携琴访友图:在烟波浩淼、奇山秀树的环境中
一高士执杖行于蜿蜒的小径
书童抱琴紧随其后
路的尽头是白墙所围的二层屋舍
摆放方桌的二楼轩敞明亮
置身其中
远山近水、白帆点点、摆渡船夫、风吹芦苇尽收眼底
一幅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完美地复制于笔筒上

  髹漆描金是清代宫廷紫砂特有的装饰手法
工艺繁复
富丽堂皇
除器身绘图外
笔筒的口边和器底也髹漆描金
做出讲究的边饰
更增添了宫廷气息
这种底髹黑漆的大笔筒是在宜兴烧好素胎以后由清代宫造办处二次加工的御用文房用品
明清代时期的陶窑
位于江苏省宜兴丁蜀镇
以生产紫砂陶而闻名
主要产品是茶具和花盆
其中茶壶的制作最为突出
涌现出时大彬、陈仲美等制壶名家
宜兴窑还烧制仿宋钧的带釉陶器
名宜钧
又名欧窑(明万历时期欧子明所创制)
清代时
宜兴窑产品博得皇宫的喜爱
雍正、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对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给予具体指示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
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
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
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
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
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
然后再入窑烧
永不复脱
”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
明清代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
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文房用具
插放毛笔之用
流行于明清代两代
器形似筒状
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
常见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瓷器品种
也有铜胎、竹木牙角等质地的笔筒
在黑色漆地上加描**纹的工艺技法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
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
枝叶相互缠绕
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
统一中寓变化
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
其绘花朵上下周转
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
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
以莲花为主题者
称缠枝莲
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
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
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
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
此后
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即在漆地上加描**纹的作法
于黑漆地上最常见
其次是朱漆地、紫漆地
此盒为朱漆描金
           
家具上常用的金漆为《髹饰录》所谓的“罩金漆”
其工艺为在木胎漆地上贴饰金箔
上面再罩透明漆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清代雍正时期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携琴访友图大笔筒,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