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时期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清代雍正时期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紫红地白梅珐琅小盅
清代雍正
高3.5厘米
口径7.3厘米
足径2.9厘米

  盅口微撇、深腹、浅圈足
通体紫红色地上用珐琅彩绘白色梅花
黑色树干
器物小巧
色彩对比鲜明
绘画技艺高超
外底署蓝料彩楷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外围双方框款
 
  故宫藏《乾清代宫珐琅、玻璃、宜兴胎陈设档》中罗列了从康熙至乾隆朝宫廷收藏的珐琅器共408件
其中雍正朝珐琅彩器有201件
档案记载珐琅彩器中绘有红地白梅花图案的器物有宫碗、四寸碟、三寸碟、盅等四个品种
共14件
由此可见
雍正帝喜爱此图案
此小盅
与档案第67条记载的“瓷胎画珐琅白梅花红地盅”品名、款识完全一致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彩瓷品种之一
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
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
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
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
乾隆时期
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
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
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
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
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
宫廷控制极为严格
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
运送到宫廷后
在皇帝的授意下
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
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
最后入炭炉经600℃左右焙烧而成
   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
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
雍正六年以后
清代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
而且色彩种类比进口彩料更为丰富
遂使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
还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
典型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
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臻达顶峰时期的产物
那些形状看似普通的珐琅彩盘、碗、瓶等
已摆脱被用作餐具的功能
纯属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
珐琅
又称“佛郎”“法蓝”“琺瑯”
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
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
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
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
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
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
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瓷器釉彩之一
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
因蓝花在釉下
所以青花属釉下彩
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
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
然后施透明釉
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
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
成为明、清代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创烧于康熙晚期的珐琅彩瓷
至雍正时发展到一个全新时期
它一改康熙珐琅彩多在色地上画图案装饰的风格
而在白色釉地上以工笔重彩画描绘花鸟、山水、竹石等
同时配以相应的题诗
使中国传统画中所讲究的诗、书、画、印画法在珐琅彩瓷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雍正时善以单一彩料绘画形成画面色调淡雅、柔和的特点
           
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
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
入窑烧结后
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
再经焙烧而成
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
是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清代雍正时期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