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时期霁红釉胆式瓶,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清代雍正时期霁红釉胆式瓶<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霁红釉胆式瓶
清代雍正
高27.8厘米
口径3.5厘米
足径8厘米

  瓶直口
细长颈
削肩
鼓腹
圈足
因形似悬胆
故名“胆式瓶”
通体施高温铜红釉
釉面匀净
色泽纯正
圈足内施白釉
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代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
外围青花双圈

  胆式瓶属于陈设用瓷
一般用于插花
这种器形创烧于宋代
当时钧窑哥窑耀州窑均有烧造
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有“胆样银瓶玉样梅
北枝折得未全开
为冷落寞空山里
唤入诗人几案来”诗句
  瓶式之一
口、颈相连
颈部较长
肩下渐硕
下腹部丰满
形如悬胆
故名
宋代钧窑、哥窑、耀州窑都有此种制品
清代景德镇窑烧制的胆式瓶多为单色釉
           
瓷器釉彩之一
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
因蓝花在釉下
所以青花属釉下彩
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
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
然后施透明釉
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
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
成为明、清代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
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
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
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
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
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
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
称“蚯蚓走泥纹”
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
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
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
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
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
釉色以灰青为主
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
均质地优良
做工精细
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
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
其窑址也未发现
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
长期以来
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
南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明确指出南宋官办瓷窑有两个:一是郊坛下官窑
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
另一个是修内司官窑
其窑址至今未发现
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
认为传世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

  哥窑传世品均为宫中藏品
目前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国外一些大博物馆中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
1959年发掘
窑址以今陕西铜川黄堡市为代表
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等处
宋代属耀州
故名
耀州窑唐代已开始烧黑釉、白釉和青釉瓷
曾使用化妆土
玉璧底碗及堆酱彩朵花小盖盒是其典型器
北宋时以青瓷为主
兼烧酱色釉器
北宋中、晚期是耀州窑的鼎盛时代
器型以碗、盘、碟、罐、瓶、盒、炉为主
也有渣斗和各式小杯
胎质灰白而薄
釉色匀净
由于胎中含铁
在煤窑自然氧化气氛下烧成
使青釉或圈足周围呈现姜黄色
形成了耀州窑青瓷的独有特征
装饰以刻花为主
线条刚劲流畅
北宋中期以后
出现印花装饰
   1953年北京广安门外曾发现大批刻有龙凤及花卉图案的耀州青瓷
证实耀州窑确曾烧过贡瓷
金、元时期继续烧造
元代胎釉渐趋粗糙
花纹图案较简单
亦烧白地黑花器
宋代耀州窑对各地制瓷业有很大影响
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及广东、广西等地均烧制类似的刻印花青瓷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清代雍正时期霁红釉胆式瓶,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