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时期炉钧釉水丞,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清代雍正时期炉钧釉水丞<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炉钧釉水丞
清代雍正
高4.5厘米
口径5厘米
足径4.8厘米
清代宫旧藏

  水丞敛口
折腹
圈足
器内外均施炉钧釉
足内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炉钧釉是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一种仿钧低温釉品种
此后历朝均有烧造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
清代人撰《南窑笔记》曰:“炉钧一种
乃炉中所烧
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
青点次之
”雍正十三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记载
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各种釉水款品种
有“炉钧釉
色在广东窑与宜兴挂釉之间
而花纹流淌过之
”从釉色上指出炉钧釉的特点
及其与广钧和宜钧挂釉的不同
此件炉钧釉水丞形制小巧
为文房用具

  炉钧釉是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新创的一种仿钧低温釉
此后历朝均有烧造
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
此种釉有施于瓷胎上者
也有施于宜兴紫砂胎上者
烧成后釉中紫红、蓝、绿、月白等色熔融一体
斑璨淋漓
清代人撰《南窑笔记》曰:“炉均一种
乃炉中所烧
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
青点次之
”炉钧釉主要以流淌的蓝釉形成自然的垂流条纹
其间密布红色或青色斑点
雍正朝炉钧釉瓷器上那种红中泛紫、似成熟的高梁穗颜色
被称之为“高梁红”
水丞文房用具之一
用以贮水
器形大多口底相若
扁腹
两晋时期烧制的青釉水丞有蛙式者
唐代越窑烧制青釉水丞
有蛙、蟾蜍式
长沙窑则烧制釉下彩及三彩水丞
明清代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了各式水丞
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天蓝釉、粉青釉、红釉、仿官、仿哥釉等品种
除瓷制外
还有玉制水丞、料器水丞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原名新平
因地处昌江东南
故又名昌南镇
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
以皇帝年号名
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
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
瓷、茶并茂
工商辐辏
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
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
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
明、清代以来
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
专门烧造宫廷用瓷
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
于是
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
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明清代两代的官窑
专门烧造宫廷用瓷
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
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
初设时有窑20座
宣德年间增至58座
厂内分工计23作
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
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
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
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
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清代仿宋钧窑而制作的色釉品种
清代雍正时景德镇窑的仿钧窑瓷器不仅按宋代器型制作
而且还仿其釉色
所施铜红斑或与蓝釉相混和
或单独浮于蓝釉之上
或被用作器物不同部位之间隔标志
有的仿钧釉烧成后釉面为火红色基调
杂以放射状的青蓝和金黄色
俗称火焰红
          
瓷器烧成术语之一
烧成过程中当空气供应充足时
窑内氧气过剩
产生氧化气氛
当空气供应不足时
窑内缺氧
产生还原气氛
窑内气氛的性质直接影响瓷釉的呈色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清代雍正时期炉钧釉水丞,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