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时期斗彩缠枝花纹梅瓶,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清代雍正时期斗彩缠枝花纹梅瓶<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斗彩缠枝花纹梅瓶
清代雍正
高26.3厘米
口径5.5厘米
足径11.9厘米

  瓶圆唇
小口
短直颈
丰肩
肩以下渐敛
近足处外撇
圈足
通体斗彩装饰
颈部绘4组朵花纹
肩部饰勾莲
腹部以6组折枝卉纹为主题纹饰
上下以变形勾莲纹相隔
胫(jìng音敬)部绘缠枝宝相花
圈足内施白釉
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代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
外围青花双线圈

  雍正斗彩瓷器代表了清代斗彩瓷器的最高水平
由于在画面中引入了粉彩、金彩
从而形成了斗彩加金彩、斗彩加粉彩的新工艺
这是对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明代斗彩瓷器的重大突破
由此器亦可看出所用釉上彩除红、黄、绿外尚有珍贵的胭脂红
使得所绘花卉更显富丽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
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
真正的斗彩则成熟于明成化年间
成化釉上彩一般有三四种
多则达六种以上
色彩较鲜艳
它是以青花料在瓷坯上双勾出花鸟、禽兽、人物的轮廓线
施透明釉
入窑高温烧成后
再在釉上填入彩料
再入窑经低温烧成
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高足杯为主
大件瓷器较少
清代斗彩瓷器以雍正斗彩为代表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
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
枝叶相互缠绕
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
统一中寓变化
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瓶式之一种
因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若而得名
瓶体修长
小口
短颈
丰肩
肩下渐收敛
圈足
有的附盖
梅瓶为盛酒用具
自宋代开始流行
元代梅瓶除圆形外
尚有八方形
明清代时梅瓶器型从瘦长秀丽演变为肥矮丰硕
并由日用瓷渐变为陈设瓷
以景德镇窑制品最佳
         
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代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
常见于青花、彩瓷上
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
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花卉画的一种
画花卉不写全株
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
故名
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唐宋之时
工艺品上大量出现花卉图案
这一习俗一直影响到明清代
莲花纹成为器物上最常用的花卉纹饰之一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清代的一些莲花图案或蕃莲图案在花卉旁往往带有细长的枝蔓
称之为勾莲纹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
又称“宝仙花”、“宝花花”
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
中间镶嵌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
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
用圆珠作规则排列
似闪闪发光的宝珠
富丽华美
故名宝相花
盛行于隋唐时期
元明清代时期的器物上亦多以之为装饰题材
瓷器釉彩之一
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
因蓝花在釉下
所以青花属釉下彩
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
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
然后施透明釉
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
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
成为明、清代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釉上彩品种之一
与五彩相对而言
故亦称软彩
创烧于康熙晚期
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
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
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
《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
谓彩色稍淡
有粉匀之也
硬彩华贵而深凝
粉彩艳丽而清代逸
”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
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
乾隆时的清代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加粉的成分一般为:烧石膏清代雍正时期斗彩缠枝花纹梅瓶<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2)、高岭土清代雍正时期斗彩缠枝花纹梅瓶<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3)、滑石粉清代雍正时期斗彩缠枝花纹梅瓶<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4)、白垩土清代雍正时期斗彩缠枝花纹梅瓶<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5)
  彩瓷品种之一
“五彩”意为多彩
且一般来说
其中必含红彩
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
再经彩炉低温烧成
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
按生产工艺之不同
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明宣德时已有五彩
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
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
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
称青花五彩
清代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
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
自雍正朝始
粉彩盛行
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
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
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
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亦称“蔷薇红”、“洋金红”、“玫瑰红”
为低温釉彩
包括釉和彩两种:一为浓艳的粉红釉
因色若胭脂而得名
始见于康熙晚期
雍正时用得较多
施釉较薄
色调鲜艳
另一种指绘画于粉彩器上的桃红色彩
多用于花卉图案上
绘工精致
笔触细腻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
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
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清代雍正时期斗彩缠枝花纹梅瓶,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