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桐阴清梦图轴

阅读

唐寅桐阴清梦图轴(图1)

《桐阴清梦图》轴

唐寅绘
纸本
水墨
纵62厘米
横30.9厘米

本幅行书自题七绝诗一首:“十里桐阴覆紫苔
先生闲试醉眠来
此生已谢功名念
清梦应无到古槐

唐寅画

”钤“吴趋”朱文圆印、“唐寅私印”白文方印、“唐阿大”朱文方印

鉴藏印有“松莲鑑定”白文方印、“东吴王莲泾藏书画记”朱文长方印等

《桐阴清梦图》以人物画为题材
抒发画家的生活遭遇和感受

此图用水墨白描手法
画梧桐一株
桐阴坡石处一人仰面闭目
坐於交椅之上
神情生动自然

构图简洁
用笔洗练
风格洒脱
韵致清逸
是唐寅白描人物画佳作

诗、书、画相得益彰

虽未署年款
但从题诗内容可以看出
此图是他在科场案受打击回苏州后所作
是画家看破尘事
不再追求功名
从此幽居林下的写照

唐寅为人性情疏朗
生活放诞
许多关於他的传说故事广为流传
妇孺皆知

他的诗、曲、书、画均颇有成就
尤以画名为最著
题材广泛
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一不精

曾以周臣为师
青出于蓝
并从宋元诸名家绘画中汲取营养
特别在继承南宋李唐、刘松年传统画法上有新的发展
形成了自己严谨秀逸的画风
成就突出
影响深远
在书史上有很高地位
是明代中期文人画的重要代表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大家”

未见著录

唐寅(1470—1523年)
字伯**
一字子畏
号六如居士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出身商人家庭
自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
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
家境衰败
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收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
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
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
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
后察觉宁王有图谋不轨
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
54岁即病卒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
诗文擅名
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
画名更著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

其绘画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各科

画法早年受沈周、文徵明影响
多“吴派”痕迹
30余岁时拜周臣为师
主宗南宋“院体”一路
后泛学宋元诸家
自成一体

山水画有粗、细两种风格:粗笔一路源自周臣
仿学南宋“院体”
然于刚劲雄健中别具清俊秀逸之韵
细笔画属其本色
更多文人画笔意
景色简约清朗
用笔纤细有力
皴法灵活多变
墨色淋漓多变
风格奇峭而又秀润

人物画造诣也很深
兼善工笔重彩、工笔淡彩、白描、水墨写意诸法
形神俱备

传统中国画的技法名称
指用墨线勾画物象
不施任何色彩者
名为“白描”

 周臣(生卒年不祥)
字舜卿
号东村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活动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擅画山水、人物、花鸟
画法主宗南宋李唐、马远等院体画风
并受文人画的一定影响
功力深厚

周臣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职业画师
为了适应人们的欣赏趣味
他一方面突破职业画师的局限
创作了大量以文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一方面尝试在技法上学习文人画的笔墨情趣
使其作品具有周密雄劲而又清旷秀美的格调
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唐寅、仇英为其门下高足

李唐(约1049—1**年)
字希古
河阳三城(今河南省孟县)人

约在北宋宣和年间入宫廷宣和画院供职
金兵陷汴梁(今河南开封)后
南渡流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
以近八十的高龄入绍兴画院

其山水宗法荆浩、关仝、范宽
又加以变化

布局多取近景
突出主峰或崖岸
山石作小斧劈皴
墨色与勾皴往往一次完成

用笔劲健
积墨深厚
画风沉郁雄壮

晚岁遂自成一家
开启南宋山水画一代新风
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共创南宋“院体”
画史并称为“南宋四家”

传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轴、《采薇图》卷等

  刘松年
南宋画家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
居清波门
俗称“暗门”
因有“暗门刘”之称

淳熙年间为画院学生
其师张敦礼是李唐的学生
故画风与李唐一脉相承
而笔法俊秀
墨色亦显清淡
绍熙年间升至画院待诏
历经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
其画作有“院人中绝品”之名

工人物、山水、界画
是“南宋四家”中画风最为精致细微的一家

亦称“士夫画”
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
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
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
遂大行其道

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
标举“士气”
讲求笔墨情趣
强调神韵
并重视文学修养
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沈周(1427—1509年)
字启南
号石田
晚号白石翁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世代隐居吴门
父亲恒吉、伯父贞吉均善画

他早年承受家学
兼师杜琼
后博学宋元诸家
自成一格

一生布衣
优游林下
为人敦厚
笃于友谊
性情随和
胸襟磊落
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

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
尤以山水著称
有粗、细两种面貌

早年主宗王蒙
上追董、巨
以细笔为主
40岁以后博取诸家
着意于黄公望
风格逐渐变粗
形成粗笔风貌
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
笔墨疏简苍劲
格调雄健宏阔

其成熟时期的山水
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
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
于苍中带秀
刚中见柔

构图造境方面
无论繁复或简略
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
一改元人空寂之境
又着意于朴实的“质”
于拙中藏巧

他开创了“吴派”画风
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文徵明(1470—1559年)
原名壁
字徵明
后以字行
改字徵仲
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

家世武弁
自祖父起始以文显
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

他幼习经籍诗文
喜爱书画
文师吴宽
书法学李应祯
绘画宗沈周

少时即享才名
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
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
十次应举均落第
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
待诏翰林院

三年中目睹官场腐败
一再乞归
57岁回归故里
潜心诗文书画

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
尤精山水

早年师事沈周
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
自成一格

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

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门画派”
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和文坛的领袖
门人、弟子众多
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

 仇英(约1505—1552年)
字实父
号十洲
江苏太仓人
寓居苏州

初为漆工
后改学绘画

移居苏州后得识文徵明
并拜周臣为师
主宗南宋“院体”
形成以严谨劲利为主调的艺术风格

中年时画名渐起
经常接受富商和收藏家邀请
至其家中作画

嘉靖十六年(1537年)应昆山鉴藏家周凤来延聘居其家六年

尔后又至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家作画
长达十余年
其间广泛接触、观摩和临摹古代名迹
技艺大进
尤其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工笔重彩人物和青绿山水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晚年与文徵明父子及其门生交往密切
又吸取了“吴派”文人画之长
使作品增添了清雅的气息
其声誉与沈、文、唐相并埓
有“吴门四家”之称

仇英的山水以青绿重色为主
主宗赵伯驹和南宋“院体”
写景真实又有所理想化
布局宏大繁复兼具明快清朗
绘建筑工致精确而不刻板
山石勾勒中兼施皴擦点染
规整中见放逸

画树则勾勒、渲染、夹叶、点缀并用
灵活多变
设色浓艳鲜丽
又注意色调的统一与柔和
显得艳而不媚

人物画亦以工笔重彩为主
尤善仕女
体态俊美
笔法细微
敷色妍柔
有“仇派”仕女之称

其作品雅俗共赏
对传统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有重大的发展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唐寅桐阴清梦图轴”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