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期哥窑青釉鱼耳炉,真品,瓷器,图片,鉴赏

阅读

                               宋时期哥窑青釉鱼耳炉<br>真品<br>瓷器<br>图片<br>鉴赏(图1)

  哥窑青釉鱼耳炉

高9厘米
口径11.8厘米
足径9.6厘米

  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
“S”形轮廓线上敛下丰
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
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
下承以圈足
造型古朴典雅
通体施青灰色釉
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开片
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
外底有6个圆形支钉

  此件鱼耳炉属于清宫旧藏品
清代乾隆皇帝曾对其颇为赏识
摩挲把玩时曾拟诗一首
由宫廷玉作匠师楷书镌刻于炉之外底
诗云:
  伊谁换夕薰
香讶至今闻

  制自崇鱼耳
色犹缬鳝纹

  本来无火气
却似有云氲

  辨见八还毕
鼻根何处分

  款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

  鱼耳炉因可用来焚香且炉身两侧置鱼形耳而得名
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名品
元、明时虽有仿品传世
但均貌似神离
无法企及原作之风韵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
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
釉色以灰青为主
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
均质地优良
做工精细
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
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
其窑址也未发现
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
长期以来
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
南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明确指出南宋官办瓷窑有两个:一是郊坛下官窑
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
另一个是修内司官窑
其窑址至今未发现
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
认为传世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

  哥窑传世品均为宫中藏品
目前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国外一些大博物馆中
瓷器釉色名
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
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
呈现青绿色泽的釉
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
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
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
至唐代日臻完美
被誉为“千峰翠色”
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
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
明清之际
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
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
苍翠欲滴
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对宋代传世哥窑瓷器釉面裂纹的专有称谓
传世哥窑瓷器的釉层肥腴
开细碎片纹
纹路分两种:一种是釉裂形成大开片的黑色纹路
俗称“铁线”
另一种是釉裂形成小开片的金黄色纹路
俗称“金丝”
合而即有“金丝铁线”之美称
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坯体与釉的膨胀系数不同
在窑内冷却的过程中釉因收缩率大而开裂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开裂的原因有二:一是器物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
影响了分子的排列
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
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
后来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
开片即被利用作为一种釉面装饰
隋代白瓷上的开片尚属自然开裂
还未形**为性的装饰
           
烧窑用的支具之一
有些瓷器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
在器底以三或五枚细小尖锐的支钉等距支住器物
入窑焙烧
烧成后器底留有细小的露胎支钉痕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宋时期哥窑青釉鱼耳炉,真品,瓷器,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