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期官窑粉青釉弦纹瓶,真品,瓷器,图片,鉴赏

阅读

                               宋时期官窑粉青釉弦纹瓶<br>真品<br>瓷器<br>图片<br>鉴赏(图1)

  官窑粉青釉弦纹

高33.6厘米
口径9.9厘米
足径14.2厘米

  瓶洗口
长颈
圆腹
高圈足
颈至腹部凸起7道弦纹
圈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扁孔可供穿带
通体施粉青釉
釉层肥厚
釉面满布开片
纵横交错

  此瓶仿汉代铜器式样
线条简洁雅致
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
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
釉色给人以凝厚深沉的玉质美感
宋代官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宋代官窑瓷器釉色以粉青为主
多为素面
既无华美的雕饰
又无艳彩涂绘
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
釉面纹片粼粼
愈显高洁古雅
开片是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在焙烧后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
它本属于釉的一种缺陷
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其错落有致、生动自然的美感
形成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
这种装饰常见于宋代官窑、汝窑哥窑青瓷表面
瓷器釉色名
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
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
呈现青绿色泽的釉
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
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
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
至唐代日臻完美
被誉为“千峰翠色”
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
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
明清之际
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
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
苍翠欲滴
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
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
大多数情况下
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家具面心底部承托面板的横枨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窑有南北之分
据文献记载
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
在汴京(今河南开封)
官府设窑烧造青瓷
称北宋官窑
宋室南迁杭州后
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窑
名修内司窑
也称“内窑”
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别立新窑
即郊坛下官窑
以上统称南宋官窑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
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
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
所用瓷土含铁量极高
故胎骨颜色泛黑紫
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
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
俗称“紫口”
又底足露胎
故称“铁足”
   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
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
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
主要以釉色为装饰
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
釉层普遍肥厚
釉面多有开片
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
一般来说
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
釉较薄者开小片
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印身侧面无雕琢
平面施刻印款或无款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开裂的原因有二:一是器物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
影响了分子的排列
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
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
后来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
开片即被利用作为一种釉面装饰
隋代白瓷上的开片尚属自然开裂
还未形**为性的装饰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
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
釉色以灰青为主
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
均质地优良
做工精细
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
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
其窑址也未发现
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
长期以来
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
南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明确指出南宋官办瓷窑有两个:一是郊坛下官窑
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
另一个是修内司官窑
其窑址至今未发现
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
认为传世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

  哥窑传世品均为宫中藏品
目前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国外一些大博物馆中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
宋时属汝州
故名
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
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
遂命汝州造青窑器
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
汝州为魁
”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
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
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
胎体细洁如香灰色
多为裹足支烧
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
釉层薄而莹润
釉泡大而稀疏
有“寥若晨星”之称
釉面有细小的纹片
称为“蟹爪纹”
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
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
故传世品极少
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
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
经高温烧制后
呈青绿色或青黄色
所以称为青瓷
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
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
东汉晚期窑址**的青瓷
质地致密
透光性好
吸水率低
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
器表通体施釉
胎釉结合牢固
釉层透明
莹润光泽
清流淡雅
秀丽美欢
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
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
从东汉起
历经六朝
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
青瓷始终盛烧不衰
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宋时期官窑粉青釉弦纹瓶,真品,瓷器,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