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仿巨然烟浮远岫图轴

阅读

王翚仿巨然烟浮远岫图轴(图1)

《仿巨然烟浮远岫图》轴

王翚绘
纸本
墨笔
纵187厘米
横67.2厘米

本幅自识:“烟浮远岫图

丁卯腊月八日仿巨然笔

海虞石谷子王翚

”下钤“王翚之印”白文印、“石谷”白文印

另收藏印三方:“王藻儒考藏图书”白文印、“愉庭吴云审定”白文印、“陆朴埜娱老”朱文印

裱边钤藏印四方:“阁鉴藏”朱文印、“夫容江馆”朱文印、“愉庭吴云审定”白文印、“白云私印”白文印

又裱下端有李瑞清书牍

“丁卯”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王翚时年56岁

此幅以纵向构图取势
山头处作小块状的矾头
为雄伟的山峦增添了灵巧的韵动感

山谷间绘茂密的丛林
使苍茫的山峦增添了生命的气息

图中山石以大披麻皴皴擦
其明净淡雅的线条营造了画面云烟飘渺的意境

此图是王翚晚年仿宋巨然《烟浮远岫图》的代表作之一

据王翚仿巨然的同名画扇(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款题而知
王翚首次见到巨然的《烟浮远岫图》是在“毗陵庄太史家”
当时他42岁(癸丑
1673年)
款题:“巨然《烟浮远岫图》今在毗陵庄太史家
真海内第一墨宝

余尝借观
背临大概

寄呈闻川尊先生

”又题长句
落款“癸丑上巳日
石谷重识

”王翚自此不断地仿巨然《烟浮远岫图》
或自娱
或送友人留念

他送笪重光的仿品目前藏于美国普林斯敦大学美术馆

根据图上所钤“王藻儒考藏图书”印可知本幅是他送友人王藻儒之作

《王奉常书画题跋》、《吴越所见书画录》著录

巨然
五代宋初画家

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南唐亡
至开封(今属河南省)
为开元寺僧

多以长披麻皴画山水
山顶多作矾头(石块)
与董源并称“董巨”
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

 王翚(1632—1717)
字石谷
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
江苏常熟人

画有家学
初拜张珂为师
专摹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

后师从王鉴
画艺大进

经王鉴推荐
又入王时敏门下

在名师指导下
悉心临摹历代佳作
且饱览山川佳胜
终能心手相应
笔墨变化不竭
杰构层出不穷
成为一代巨擘

对于绘画
王翚主张“以元人笔墨
运宋人丘壑
而泽以唐人气韵”
并身体力行
成就超凡

康熙三十年(1691)奉诏入京
主持绘制《康熙南巡图》
事毕
荣归故里
以画终其一生

其弟子众多
形成了“虞山派”
对后世影响广远

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合称为“清初六家”
亦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

吴云(生卒年不详)
字少甫
号平斋
晚号退楼
又号愉庭
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以举人官苏州知府

工书
书宗颜真卿

亦擅画山水、竹石
并精通金石考据学

富收藏

著《两叠轩彝器图释》、《古铜印存》等书

山水画技法名

指山顶上的石块
因形如矾石顶部的结晶
故名

以矾头表现山峦的叠嶂之貌始见于北宋巨然的画作
米芾《画史》谓:“巨然少年时多作礬(矾)头

”该技法至今仍然在山水画界延续

山水画皴法之一
亦称“麻皮皴”
由五代董源创始
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
疏林野树
平远幽深
山石作麻皮皴

”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
故曰“披麻皴”

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
董源多运短披麻皴
巨然喜用长披麻皴
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

根据记忆、不看原作的临摹方法

 笪重光(1623—1692年)
字在辛
号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
晚年居茅山学道
改名傅光
亦署逸光
号逸叟

江苏丹徒人
一作江苏句容人

清代书画家、鉴赏家

工诗文
尤以书画名重一时

书法师苏轼、米芾、董其昌
兼摹各家名帖

其书笔意遒劲
与姜宸英、汪士鋐、何焯齐名
合称四大家

山水得江山气象
高情逸趣溢于笔端

有书画论著《书筏》、《画筌》行世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王翚仿巨然烟浮远岫图轴”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