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摄山棲霞图卷

阅读

龚贤摄山棲霞图卷(图1)

《摄山棲霞图》卷

龚贤绘
纸本
设色
纵30.3厘米
横151.8厘米

摄山与棲霞寺是南京地区的著名景观

作者以花青为主色调
石面或皴或染
表现出其向背虚实的块面体积和山岭的地貎特征
以图中大片的空白巧妙地表现飘缈虚无的云气
同时
与层层积染的山石、树木形成疏密呼应
增强了虚实层次的变化

龚贤平生很少创作设色画
广州美术馆藏其《秋山飞瀑图》轴
自题:“半亩居人年近六十
未尝一为设色画
盖非素习也……”

此幅当是其晚年之作

本幅自题五言律诗一首
款署:“题摄山棲霞寺诗
龚野遗

”钤“龚贤印”朱白文印、“半千”朱文印

右下款署“龚贤”
钤“野遗”白文印

包首有陆恢题签
引首有曾熙题
尾纸有吴昌硕跋

鉴藏印有“虚斋审定”等共5方

龚贤(1618—1689年)
一名岂贤
字半千
号野遗 、柴丈人等
江苏昆山人
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
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
入清隐居不出
居南京清凉山
买画课徒
生活清苦

性孤僻
与人落落寡合

他是位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家

其创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为基础
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
参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吴镇及沈周等人的笔风墨韵
同时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
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
不同于清初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所倡导的笔笔有古意的创作格法

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

工诗文
善行草
源自米芾
又不拘古法
自成一体

著有《香草堂集》

 朱文、白文同具印面的形式
有左右或交叉等几种排列形式
为东汉私印中所常见

 包在手卷背面开头部分的锦
一端与天杆相连
一端与覆背相连
其靠近天杆处常见贴有狭长的签条

当手卷卷拢时
包首起着保护和装饰手卷的作用

陆恢(1851—1920年)
原名友恢
一名友奎
字廉夫
号狷叟
一字狷盦
自号破佛盦主人
原籍江苏吴江
居苏州

工隶书
画则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一不能

曾为寺僧
观十八应真像
即以纸墨描摹

而后游历三湘及辽东名胜
所历既广
则笔意益加苍劲古拙

曾作《衡山记游图》8幅
自诩为生平杰作
可媲美黄易《访碑图》

中年后归苏州静心潜居
为吴大澂幕府

其间近30年书画创作不缀
并热衷于考订金石文字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

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
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
多为四字
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

因开卷时首先见其
故称“引首”
最早在明初出现

又名“拖尾”
是书画手卷的一部分
位于后隔水之后

用镶料纸接成
主要用以加大手卷的轴心圆周
以适于在手中把玩并起到保护画心的作用
同时可供鉴赏者题写跋语

吴昌硕(1844—1927年)
原名俊
字昌硕
以字行
号苦铁、缶庐等
浙江安吉人

早年习书
中年学画

曾任官府小吏
后以鬻书卖画为生

绘画以写意花卉著称于世
对近现代画坛影响极大

精篆刻
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

书法一变前人成法
风格独特
长于摹写石鼓文
并以此擅名于近代书坛

与任伯年、高邕等在沪书画家相友善

著有《缶庐诗存》
后人整理出版其画集多种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龚贤摄山棲霞图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