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鉴仿叔明长松仙馆图轴

阅读

王鉴仿叔明长松仙馆图轴(图1)

《仿叔明长松仙馆图》轴

王鉴
纸本
设色
纵138.2厘米
横54.5厘米

本幅自题:“丁未清和
仿叔明長松仙館圖
奉祝悔庵年翁50初度
王鑒

”此图是王鉴为友人尤侗祝寿所作
图中景物青松喻长寿
仙馆喻雅适之意

款识下钤“圆照”、“染香庵主”两印

丁未为清康熙六年(1667年)

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
松涛阵阵似可听闻
幽径蜿蜒于松林之中通向山中馆舍
山馆四周碧树环绕
其后丘壑万千
青峰壁立
苍郁秀润
另有茅屋布于山腰处

整幅图画描绘出郁郁葱葱的青山峻岭
清幽静谧的山居茅舍
传达了绝意仕途的士大夫情系山水之间悠然自得的意趣
此图实为作者托物言志之作

王鉴的作品有三种面目
即水墨、青绿设色、浅绛设色

浅绛山水创自五代董源
成于黄公望
元末王蒙又略加变化
在水墨的基础上以赭石勾填于局部
风神独具

王鉴此作正是师法王蒙
在树干、屋宇、山石、坡脚等处微染赭石
使画面的层次丰富
也增添了灵秀的韵味

题款中言“仿叔明”
画幅上不只在设色方面模仿王蒙
从构图、山石皴法中亦能看到王蒙的影响

如图中采用王氏惯用的重山复岭的构图形式
气势浑厚雄奇

再如山石多施王氏擅长的解索皴
把山石的质感刻划得细致入微

同时
画面也表现了王鉴的个人风貌
他那恬淡平缓的风格
雅致松秀的气韵
使观者静意自生

此图是王鉴晚年浅绛山水画的一幅精妙作品

叔明(**8—1385年)
即元末画家王蒙的字
号香光居士
一号黄鹤山樵
湖州(今属浙江省)人

工诗文书法
善画山水

曾得黄公望指点
又远师董源、巨然
能自出新意
是元末富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

他鲜明的艺术观点
高度的艺术才能
为世人所推崇
其作品亦广为人们临习
影响深远

  王鉴(1609-1677年)
字玄照
后改字元照、圆照、元炤
号湘碧
自称染香庵主
太仓(今属江苏省)人
因明末曾官廉州知府
故人们常以“王廉州”称之

擅绘山水
宗法五代董源及以黄公望为首的“元四家”
皴法细密
墨色浓润
以仿古功力深厚而备受人们称道

与同时代的山水画家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
他们在清初画坛上形成了极强的复古势力
进一步规范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和程式
同时
也阻碍了中国山水画的进一步发展

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传世

尤侗(1618—1704年)
号悔庵、艮斋
又号西堂老人

江苏苏州人

顺治拔贡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辞
授翰林院检讨
参与修《明史》

擅诗词、骈文
有《西堂全集》、《西堂曲腋》行世

官名

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
享有封地
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

即浅绛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

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染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可能始于五代董源
盛于元代黄公望
亦称“吴装”山水

董源(
—962年)
五代时南唐画家

一作元
字叔达
钟陵(今江西进贤)人
南唐中主时任北苑使

《宣和画谱》中记载董源作品甚多
但传世寥寥

传董源山水有“水墨”和“青绿”两类
今仅见“水墨”一路
多作江南一带山水景色
幽旷平和
得山水之神气
意趣天真
品格高古
开创江南画派特有风格

后世巨然继承董源衣钵
与之并称“董巨”

黄公望(1269—1354年)
字子久
号大痴道人

本姓陆
名坚

字子久
号一峰、大痴道人
晚号井西老人

/常熟(今江苏)人

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
曾入狱
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
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

他专擅山水
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
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
为“元四家”之首
著有《山水诀》

王蒙(**8—1385年)
字叔明
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赵孟頫外孙

曾作过元朝小官
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

入明
曾任泰安知州
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
死于狱中

工诗文书法
善画山水
为“元四家”之一

《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中国传统绘画皴法之一

由元代画家王蒙在披麻皴、牛毛皴的基础上所创
用以表现山峦石质的纹理脉络

因其以中锋运笔
线条屈曲密集
形如解开的绳索而得名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王鉴仿叔明长松仙馆图轴”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