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鉴九峰读书图轴

阅读

王鉴九峰读书图轴(图1)

《九峰读书图》轴

王鉴绘
纸本
设色
纵142厘米
横57.5厘米

本幅自题:“叔明《九峰读书图》为钱宗伯收藏
余时得借观
今仿其笔意
呈仲翁老宗台教正

己丑季夏小弟鉴

”钤“玄照”、“烟波钓客”白文印

鉴藏印有:“朱璿私印”白文印、“章翼诜堂法书名画记”朱文印等共3方

“己丑”是清顺治六年(1649年)
作者时年52岁

图绘崇山峻岭
苍松平溪
一高士在茅舍内读书

其展卷吟诵的细微举止点明了惬意“读书”的创作主题
寄托着画家的隐逸思想

本幅构图为高远法取势
山脚松木以工整的线条精心刻画
显现出作者以线造型的能力

山顶处以浓墨戳点
有浑点、破竹点、胡椒点、破墨点等
灵活多变的各种点法增强了江南山峦湿润华滋、沉郁深秀的气象

山石的脉络是以元人王叔明(即王蒙)典型的解索皴表现
其拖墨而下
屈曲密集的线条与山石的陡峭走向相一致
增强了山体的雄伟之势

此图堪称王鉴仿王叔明的佳作
全面地展示了其对王蒙画法得心应手的娴熟的运用程度

位于上海松江西北
古称“凤、陆、佘、神、薛、机、横、天马、崑”等9座山峰
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宋末华亭(松江)人凌峦的《九峰诗》

九峰地区是当地全真教信徒们的活动中心

王鉴(1609-1677年)
字玄照
后改字元照、圆照、元炤
号湘碧
自称染香庵主
太仓(今属江苏省)人
因明末曾官廉州知府
故人们常以“王廉州”称之

擅绘山水
宗法五代董源及以黄公望为首的“元四家”
皴法细密
墨色浓润
以仿古功力深厚而备受人们称道

与同时代的山水画家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
他们在清初画坛上形成了极强的复古势力
进一步规范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和程式
同时
也阻碍了中国山水画的进一步发展

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传世

叔明(**8—1385年)
即元末画家王蒙的字
号香光居士
一号黄鹤山樵
湖州(今属浙江省)人

工诗文书法
善画山水

曾得黄公望指点
又远师董源、巨然
能自出新意
是元末富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

他鲜明的艺术观点
高度的艺术才能
为世人所推崇
其作品亦广为人们临习
影响深远

  中国山水画技法

北宋的中国画论著《林泉高致》中记载画家郭熙言:“山有三远:自山下面仰山颠谓之‘高远’
……”元代黄公望《山水诀》则称:“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以此法构图
视点在水平线之下
好象自山脚仰望山巅
使山有突兀雄浑之势

 王蒙(**8—1385年)
字叔明
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赵孟頫外孙

曾作过元朝小官
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

入明
曾任泰安知州
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
死于狱中

工诗文书法
善画山水
为“元四家”之一

《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中国传统绘画皴法之一

由元代画家王蒙在披麻皴、牛毛皴的基础上所创
用以表现山峦石质的纹理脉络

因其以中锋运笔
线条屈曲密集
形如解开的绳索而得名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王鉴九峰读书图轴”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