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写生蛱蝶图卷

阅读

赵昌写生蛱蝶图卷(图1)

《写生蛱蝶图》卷
北宋
赵昌绘
纸本
设色
纵27.7厘米
横91厘米
画卷上无作者款印
尾纸处有元代冯子振、赵岩题诗
明代董其昌题跋及清代乾隆帝御题诗一首
钤宋贾似道“魏国公印”、“秋壑”、“台州房务抵当库记”(官府印)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姊鲁国大长公主“皇姊图书”
明“典礼纪察司印”(洪武时官印)
清梁清标“蕉林居士”、“棠邨”及清乾隆、嘉庆帝收藏印
因董其昌在该图上题跋:“赵昌写生曾入御府
元时赐大长公主者屡见冯海粟跋
此其一也”
遂将此幅作品定为赵昌所画
图绘群蝶恋花的田园小景
轻灵振翅的蛱蝶起舞于画幅的上半部
秋花枯芦摇曳于画卷的底边
在物象表现上
作者用双勾填色法画土坡、草丛、蛱蝶
其勾线富于顿挫和粗细变化
墨色亦有浓淡轻重之分
敷色积染多层
特别是蛱蝶的翅翼更因积染而色彩浓艳厚重
从而与主要以植物色染就的草叶形成“轻”与“重”的对比
图中蛱蝶的形象最为传神
作者逼真地刻画了蛱蝶之翼薄如绢纱的质感、绚丽斑斓的花纹和蛱蝶细如发丝的根根须脚
传神的笔墨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写生功底
使本图成为研究古代蝶种的形象资料
作者不愧有“写生赵昌”的美誉
著录于清内府《石渠宝笈》
此图流传有绪
通过图上所钤印文可知
它最早为南宋权相贾似道收藏
德祐年时
贾似道以卖国获罪
此卷遂被官府没收
入元后
它为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姊鲁国大长公主所收藏
明初
被内府典礼纪察司收存
清代
它转入大收藏家梁清标之手
旋即又归入清内府
备受乾隆皇帝赏识
晚清宣统时又流入民间
为伪满“国兵”朱国恩抢得
存放于吉林长春的家中
1952年东北文化部组织的工作小组于长春获得此卷
交由原东北博物馆收藏
后博物馆将它与北宋崔白《寒雀图》卷、吴元瑜《荔枝图》卷一同送交国家文物局
文物局将它们转入故宫博物院庋藏
赵昌(
—约1016年)
字昌之
广汉(今属四川省)人
一作剑南人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以擅绘闻名
他长于写生
擅画花果
多作折枝花
兼工草虫
在师法滕昌祐笔轻色艳的基础上注重对景写生
范镇《东斋记事》记:赵昌“每晨露下时
绕槛谛玩
手中调彩色写之”
因此
又自号“写生赵昌”
其画敷色平滑
明润匀薄
与当时盛行的重彩厚色相异
有“作折枝有生意
傅色尤造其妙”(夏文彦《图绘宝鉴》)之誉
其大部分作品经宋徽宗多方**收录于内府中
《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154件
表现题材均为常见的花果虫蝶
如牡丹、芙蓉、山茶、杏、柿、蛱蝶等
又名“拖尾”
是书画手卷的一部分
位于后隔水之后
用镶料纸接成
主要用以加大手卷的轴心圆周
以适于在手中把玩并起到保护画心的作用
同时可供鉴赏者题写跋语
冯子振(生卒年不详)
号海粟
攸州(今湖南株洲附近)人
任承事郞、集贤待制等职
涉猎经史百家
才思机敏
酒酣耳热之时
据案疾书
片刻成文
(见《万姓统谱》卷一)
赵岩(生卒年不详)
初名霖
唐朝节度使赵犨次子
后梁末帝时任户部尚书
擅绘画
尤工人物
颇有造诣
董其昌(1555—1636年)
字玄宰
号思白
又号香光居士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
官至礼部尚书
卒谥文敏
精于书画鉴赏
富收藏
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
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
工书法
自谓于率易中得之
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
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
但并不泥古
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
拙中带秀
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
并以其为代表
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
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贾似道(1213—1275年)
字师宪
号秋壑
台州天台(属浙江)人
贾涉子
宋理宗贾贵妃弟
他倚权势欺人
广敛钱财
罪恶多端
庆元年间
以右相之职领兵救援鄂州
私下向蒙古军称臣纳币
伪称凯旋
咸淳十年(1274年)统兵出师抵御元军
兵败奔逃扬州
被革职
贬徙婺州、循州
为监送使臣郑**臣所杀
王爚语:“本朝权臣稔祸
未有如似道之烈也”(《宋史》)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1320年)
武宗二弟
母兴圣皇太后弘吉剌氏
天性慈孝
聪明恭俭
通达儒术
不喜征伐
武宗即位后封其为太子
相约兄终弟及
叔侄相传
至大四年(1311年)武宗病死
即帝位
1311—1320年在位
即位后革新武宗弊政
罢尚书省
力行汉法
大量擢用汉儒
命以蒙文翻译《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书
诏行科举
推行括田法
出兵西北
连败察哈台也先不花
后违背了叔侄相传的约定
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
延祐七年(1320年)病死
谥号圣文钦孝皇帝
庙号仁宗
梁清标(1620—1691年)
字玉立
号棠村、蕉林
别号苍岩子
斋号秋碧堂
河北正定人
中国清代书画鉴藏家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
清顺治元年(1644年)授编修
官至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
精鉴赏
享誉一时
其蕉林书屋
贮图书、书画之属
有富甲海内之誉
刻《秋碧堂法帖》
另有《蕉林诗集》《蕉林文稿》《棠村词》等行世
 此处指中国古代复制法帖的技法
由于没有印刷术
为使名家法帖得以流布
乃按作品的原样
勾勒出轮廓
再按照原作墨色浓淡与笔划轻重填墨
以使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
也称双钩廓填法
许多法书名迹因此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
此法盛于唐代
宋代亦多见用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
共有三编
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
共四十四卷
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共四十卷
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共二十八函
一百二十册
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崔白(生卒年不详
北宋熙宁时期人
约活动于11世纪)
字子西
濠梁(今安徽凤阳)人
北宋神宗熙宁(1068—1077年)初为画院艺学
元丰(1078—1085年)时为画院待诏
擅长花鸟
工于写生
他突破宋初以黄筌父子笔法程式为标准的局面
所绘禽鸟工整活泼
敷色轻淡
将写意和工笔和谐结合
创立新的画风
郭若虚《国画见闻考》评其花鸟“体制清澹
作用疏通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赵昌写生蛱蝶图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