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古木竹石图轴

阅读

赵孟頫古木竹石图轴(图1)

《古木竹石图》轴

赵孟頫作
绢本
墨笔
纵108.2厘米
横48.8厘米
本幅署款“松雪翁”三字
钤“趙子昂氏”、“松雪齋”印二方
枯木竹石图是历代文人善画的题材
约始于唐代
至北宋文同、苏轼有较大的发展
南宋、金元间继有作者
至赵孟頫加以强调
形成一时风尚
终元一代盛行不衰
赵孟頫画枯木竹石
在继承文、苏的基础上
将书法的用笔融于绘画之中
他主张“书画同源”
即以书入画
其驰名古今画坛的名诗句“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于八法通
”对后世画坛影响巨大
此图即体现了这一理论
用书法的“飞白”写出石及枯树干
章法简洁
笔法苍健洒脱
透出力度
竹以流畅的笔调
以“个”字或“介”字
一笔一笔撇捺
既有力又含蓄
富笔墨情趣
体现了文人画家的风雅韵致
从此图署款和绘画风格推断
当是赵孟頫晚年之作
清内府《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
元代画家、书法家
字子昂
号松雪、水精宫道人
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宋宗室
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
入元出仕
历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
卒赠魏国公
谥文敏
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
书画造诣极为精深
“元之冠冕”
其绘画取材广泛
技法全面
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
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
篆、隶、真、草各臻神妙
倡导师法古人
强调“书画同源“
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文同(1018—1079年)
字与可
号笑笑先生
人称石室先生
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
历任秘阁校理和陵州、洋州知州等职
元丰初出知湖州
未到任而死
故世称“文湖州”
工诗、词、书、画
苏轼称他为四绝
功画墨竹
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
对后世创作构思有积极影响
后学者众多
有“湖州竹派”之称
有《丹渊集》
苏轼(1037—1101年)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次子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熙宁时任祠部员外郎
知密州、徐州、湖州
因对王安石所行新政有异见
上书神宗
遂被贬谪黄州
元祐间复起用
任翰林学士
出知杭州、颍州
官至礼部尚书
绍圣四年(1097年)
党争又起
再谪惠州、儋州
后遇赦北返
病殁常州
追谥“文忠”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诗清新雅健
风格独具
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擅书法
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家数
用笔丰腴跌宕
有天真烂漫之趣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工画竹
学文同
为湖州竹派之一
能作枯木、怪石、佛像
出笔奇古
论画力主“神似”
并提倡“士夫画”
强调诗画一律
为古代文人画先驱
传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
传世绘画有《古木怪石图》卷、《枯木竹石图》卷(与文同《墨竹图》卷合装)
现藏上海博物馆
著有《东坡七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等
 飞白是书画笔墨中的一种笔法
指笔墨线条中夹杂有丝丝露白的笔画
唐代张怀瓘《书断》载:“飞白者
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
”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中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
其势飞举谓之飞
”今人把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
职官名
见《周礼·天官》
执掌贡赋货藏
以供邦国之用
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
共有三编
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
共四十四卷
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共四十卷
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共二十八函
一百二十册
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赵孟頫古木竹石图轴”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