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午瑞图轴

阅读

郎世宁午瑞图轴(图1)

《午瑞图》轴
清雍正
郎世宁绘
绢本
设色
纵140厘米
横84厘米
这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
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
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
几个粽子散落一旁
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
就构图而言
画中物品聚散有致
呈正三角形布局
给人的视觉以稳定感
而绘制方法则采用色彩深浅及光影明暗的变化展示花叶、水果和瓷瓶的立体感
尤其是瓷瓶肩部见于欧洲绘画而中国画绝无的“高光”手法
能令观者清晰地体会到西方油画的技巧
虽然画面没有落年款
但根据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
此图应作于雍正十年(1732年)
属郎世宁在中国的早期作品
作为异域来客
为了使基督教广布中国
明末清初抵华的众多传教士们采取了将东西方文化相融合
而后循序渐进地推行教义的传教策略
郎世宁无疑是一位彻底的实践者
尽管此图中他对静物的表现技法源自欧洲油画
然而其内容反映的却是蕴含华夏民族两千余年文化精髓的风俗
正是由于借助兼得中外、博取东西的折衷技巧与迎合中国皇帝趣味的题材择选
才使郎世宁成为深得雍正、乾隆两位帝王赏识、并且大加重用的西洋画家
他有为数不少的画作存世亦得益于此
款署:“臣郎世宁恭画”
下钤二印
印文模糊不辨
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
郎世宁(1688—1766年)
意大利米兰人
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
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
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
并于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
次年抵达澳门
起汉名郎世宁
继而北上京师
随即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
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
郎世宁在清宫廷内为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
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
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
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
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
终年78岁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
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
经高温烧制后
呈青绿色或青黄色
所以称为青瓷
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
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
东汉晚期窑址**的青瓷
质地致密
透光性好
吸水率低
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
器表通体施釉
胎釉结合牢固
釉层透明
莹润光泽
清流淡雅
秀丽美欢
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
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
从东汉起
历经六朝
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
青瓷始终盛烧不衰
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又名“一丈红”
锦葵科
二年生草本植物
产于我国
夏季开花
花腋生
自下向上顺次开放
至末梢成穗状
花冠呈红、紫、黄、白等色
花可供观赏
从中提取的紫色素可作食物着色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时为农历五月初五日
又称端阳节、天中节、艾节、浴兰节、解粽节、菖蒲节、端五、重午、重五
名称虽异
但各地过节的习惯是基本一致的
每届斯日
家家户户悬钟馗像
挂艾叶菖蒲
赛龙舟
吃粽子
饮雄黄酒
种种习俗不一而足
端午节起源于纪念战国时代大文学家、爱国诗人屈原
据梁代吴均所著《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
是日(指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死
楚人哀之
乃以舟揖拯救
端阳兢渡
乃遗俗也
”由是观之
时人因不舍忠臣屈原死去
于是争先恐后地划船追赶挽救
此即中国龙舟竞渡之起源
以后
每年此日百姓都通过划龙舟的形式纪念先贤
采取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为驱散江中之鱼
从而避免河鱼侵扰屈原之身
此外
荆楚之人最初还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借以祭祀屈原
为防止游鱼吃掉
便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
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竞渡之习、食粽子的风俗绵延及今
其影响力之巨大可见一斑
挂艾叶和菖蒲同样是端午节时的民间活动
人们将艾叶悬于堂中
用菖蒲作剑插于门外
希望起到避邪驱瘟、驱魔镇鬼之功效
全称“总管内务府”
是清代掌管皇家事物的最高**机构
始设于清初
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裁内务府
改设十三衙门
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十三衙门
重设内务府
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务府初具规模
下设七司三院: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营造司、慎刑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
其职能与国家机构中的六部相对应
另有分支机构一百三十余处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郎世宁午瑞图轴”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