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万历时期青花开光花鸟纹盘,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明代万历时期青花开光花鸟纹盘<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青花开光花鸟纹盘
明代万历
高3.7厘米
口径21厘米
足径14厘米

  盘撇口
浅壁
塌底
圈足
通体青花装饰
盘心绘花鸟纹
内壁绘锦地开光八组
开光内绘花果纹
外壁开光内绘变形灵芝
圈足内施白釉
无款识

  在装饰方法上
明代景德镇民窑为适应外销的需要
一改传统的自上而下划分装饰区域与层次的传统做法
创造出一种新的独具时代特色的装饰图案
为我国瓷器装饰的创新开拓了一条新的成功之路
明代晚期大量生产一种既有东方民族传统风格、又充满着浓郁异国情趣的青花瓷
这种瓷盘的内壁 6到8个开光
开光内绘各种不同的锦纹和结带、璎珞
盘心处绘云龙、博古、双鹿或其它题材
这种器物在江西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
在国外的博物馆中也有一定数量的收藏
在美国、德国、荷兰、日本
甚至西班牙和伊朗等国
都曾进行过仿制
这种被欧洲人称为“嘉橹”
日本人称为“芙蓉手”的瓷器
是当时外销瓷中的重要品种之一
为我国瓷器装饰增添了新的内容与形式
瓷器釉彩之一
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
因蓝花在釉下
所以青花属釉下彩
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
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
然后施透明代釉
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
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
成为明代、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
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
其内饰以图纹
            
锦原为丝织物的种类名
花纹精致古雅
漆器上所谓锦地
是指用漆填或描绘出华美的纹样作衬地
其上再饰各种图案
          
  蕈的一种
食用灵芝
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
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
灵芝的出现
预兆着国泰民安
世事昌达
所谓“圣人休祥
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
《瑞应图》也称:“芝英者
王者德仁而生
”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原名新平
因地处昌江东南
故又名昌南镇
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
以皇帝年号名
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
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
瓷、茶并茂
工商辐辏
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
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
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
明代、清以来
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
专门烧造宫廷用瓷
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
于是
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
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唐人对黑色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等色花斑的瓷器的称谓
唐代工匠为了改变黑釉瓷器的单调色彩
创造性地在黑色的铁质底釉上施加以铜、锰、钛、磷酸钙等为原料的釉料
经高温烧制
釉料相互融合、浸润
变化出黑蓝、天蓝、褐色、月白等彩色斑纹
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产地主要有河南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
产品以腰鼓最为著名
   20世纪60年代
以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古陶瓷研究者
先后在河南省的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发现唐代烧制花瓷的窑址
其制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
多产于河南鲁山段店及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
一类为黑色、褐色或钧蓝釉色饰以天蓝色彩斑
出产于河南郏县黄道窑和内乡二处
这些窑址**的标本为我们廓清了唐代花瓷的生产状况
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起来的环状物
古代南亚次大陆有地位的人们与我国古代贵族常佩带
在佛教造像里菩萨身上多披挂璎珞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
璎珞原是用丝线将珠石编串成多缕的颈部装饰物
《晋书·林邑国传》载:“其王服天冠
被璎珞
”将璎珞形像用于塑像或其它器物作装饰纹样称璎珞纹
其始见于元代宗教人物的瓷塑上
明代清两代在青花、五彩、珐华器上大量出现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明代万历时期青花开光花鸟纹盘,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