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卷(传)

阅读

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卷(传)(图1)

《维摩演教图》卷
传为宋李公麟绘
纸本
墨笔
纵34.6厘米
横207.5厘米

无作者款印

画后幅有明沈度书《心经》及跋“永乐丙戍岁
予客燕台真如寺
老僧元觉出示李龙眠演教图真迹
随索予书《心经》附后
自愧玉台难并
固辞再三

老僧索之甚笃
勉强净手谨书一通

是夕上元日也

云间沈度

”丙戌为明永乐四年(1406年)

并有明董其昌、王穉登题跋

钤元柯九思“柯氏敬仲”
清索额图“钦赐忠孝长白山长索额图字九如号愚庵书画珍藏永贻子孙”、“长白索氏珍藏图书印”
清宣统皇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共57方

此图取材于佛教《维摩诘经》
描绘的是装病在家的维摩诘向奉佛祖释迦牟尼之命前来探病的文殊菩萨宣讲大乘教义的场面

全图意在表现维摩诘所具有的高深机智及其对佛教教义的巧思善辩

画中维摩诘坐于锦榻之上
精神矍铄地谈论教义
对面的文殊菩萨脚踩莲花
双手合十
对维摩诘的说法心悦诚服

画幅中部绘天女故意往大弟子舍利弗身上撒沾衣不坠的花瓣
令躲闪不及的舍利弗连忙振衣抖拂

维摩见此当即指出佛教应该视万物皆空的教义实质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释迦牟尼于印度创立
相传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

艺术家们为了扩大佛教在中国的影响
在表现佛教人物或故事时逐渐将他们中国化
生活化
以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

从东晋顾恺之到隋唐敦煌壁画
维摩诘尚被表现为“须眉奋张
目光如炬”的形象
而此图中他已完全成为汉化的佛教徒的形象

文殊菩萨体态雍容端庄
犹如现实生活中名门望族之人

众天女于恭谨中显露出活泼的神情
毫无宗教的虔诚之态

文人世俗思想融入宗教画创作中无疑增添了作品的亲和力
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全图为扫却粉黛的墨线勾描
遒劲圆转而富于表现力度的游丝描和铁线描相辅相成
在成功地刻画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的同时
洁净轻淡的笔法也与佛教“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的教义相吻合

此图无款
对作者有三种推测:明人沈度、董其昌、王穉登等人在画卷的跋中皆称作者为宋代李公麟

当代学者金维诺等先生认为作者应是金代的马云卿
主要根据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元代王振鹏《临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草本》

王振鹏在卷后题跋中称:“至大元年二月初一日拜住怯薛第二日
隆福宫花园山子上
西荷叶殿内
臣王振鹏特奉仁宗皇帝潜邸圣旨
临金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草本

”王振鹏的临本与此幅的艺术风格、构图章法等极为相仿
只是在局部纹饰上稍有细微变化

但目前亦有专家认为此图既不是李公麟所作
亦非马云卿所为
它应是宋佚名画家的作品

事实上
无论作者是谁
该图代表着早期白描人物画的最高成就当是无可争议的

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内府《秘殿珠林初编》著录

李公麟(1049—1106年)
字伯时
号龙眠居士
舒城(今属安徽省)人

北宋著名画家

神宗熙宁中进士
官至朝奉郎

好古博学
喜藏钟鼎古器及书画

擅画人物、佛道像
尤精鞍马
更以白描画法独步当世

 沈度(1357—1434年)
字民则
号自乐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洪武时中举文学不就

永乐时以能书与滕用亨、陈登选入翰林
为皇帝朱棣激赏
赞为“我朝王羲之”
每日侍从御前

凡用于朝廷、藏于秘府、颁赐属国的金版玉册等
必命沈度执笔

遂由翰林典籍擢检讨
历修撰
选侍讲学士

沈度书法光洁明丽
婉转端秀
点划圆润平和
代表了明初“台阁体”的最高成就

其弟沈粲亦以善书而闻名朝野
兄弟并称“二沈”

道家解释宇宙分为天、地、水三界
分别以天官、地官、水官掌管

到北魏时以三官配三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定为天官诞辰
为上元节
七月十五日地官诞辰为中元节
十月十五日水官诞辰为下元节

明董其昌跋:“宋李公麟演教图精工之极
盖学陆探微
平视阎右相者

后为吾乡沈学士补书心经
其楷法端劲
亦与画相抗衡

本为长安古寺常住旧藏
大都为有力者豪夺
转入飞凫手
遂成世谛流布
非法门皈依之故矣

公麟从秀铁面游
秀师何其马
因故而画菩萨变相
虽得画家三昧
实以画作佛事者也

元时惟吴兴赵文敏庶几不愧之

董其昌观因题

”(董其昌又一跋
略)王穉登跋:“李伯时人品画法名重当世
故一时效之者众
鱼目夜光
慧眼自辨

余所见最多
然惟袁氏白莲社、王孙匡南草堂、王敬美伏生授书、项子京女孝经、朱少付高士、余家苏长公笠屐像与此卷《维摩演教图》乃真迹
其余赝本乱真
虽工奚取

观其所作摩诘、文殊二像
飘然有天人相
细入微茫
而高士超越
非尘凡面目

听经法侣
皆皈心合掌
若群石点头
真神宋之笔
视后世丹青手直土苴耳

白描画易纤弱柔媚
最难遒劲高逸

今观此图如屈铁丝
唐有阎令
宋有伯时
元有赵文敏
可称鼎足矣

沈学士书庄严整肃
如程不识用兵
亦一时之杰也

太原王穉登书于快雪亭

” 董其昌(1555—1636年)
字玄宰
号思白
又号香光居士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
官至礼部尚书
卒谥文敏

精于书画鉴赏
富收藏

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
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

工书法
自谓于率易中得之
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

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
但并不泥古
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
拙中带秀
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
并以其为代表
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

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王穉登(1535—1612年)
字百谷
江苏江阴人
后移居吴门(今江苏苏州)

10岁能诗
明嘉靖末年入太学

万历时曾召修国史

工书法
擅篆、隶、行、草书
行草书受周天球、黄姬水等人影响

著《吴郡丹青志》

柯九思(1290—1343年)
字敬仲
号丹丘生
台州(今浙江临海)人

元代著名书画家、书画鉴定家

能诗文
擅书法
精画墨竹
师法文同一派

间作山水

曾官奎章阁鉴书博士

有《丹丘生集》辑本

佛教人物名
又名毗摩罗诘(梵文为Vimaiakirti)
意译无垢称
或作净名

他是与释迦牟尼同时期的佛教中的重要人物
擅长于现身说法及思辩
以讲大乘教经闻名

佛教创始人
姓乔答摩
名悉达多
释迦牟尼是信徒对他的尊称
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相传其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
生活在约公元前565至前485年间

他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
决心为世人找到解脱方法
于是舍弃继承王位的太子之位
出家修行
最终觉悟
创立了佛教

文殊菩萨是中国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相传其显灵说法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他专司智慧
常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
与观音菩萨一起站在释迦牟尼佛的左右

在藏传佛教中文殊菩萨也极受尊崇
为八大菩萨之一
其称谓和造型有多种
但面相常以两种出现
一种为猛相
多首多臂
旨在降服怨敌
消灭烦恼
但胸怀慈悲
属于密宗造像
另一种为静相
结发戴冠
面目慈祥
属于显宗造像

 佛教菩萨名
又称“文殊师利”
也译作“曼殊室利”
意译为妙德、妙吉祥

以智慧著称
手持宝剑
骑坐青狮
与普贤菩萨常侍释迦牟尼佛左右

菩提萨埵之略称
为十界之一

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
以悲下化众生
修诸波罗密行
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

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大乘
意指大的交通工具

不以个人之觉悟(如小乘行者)为满足
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
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载乘众人
故称为大乘

以此为宗旨之佛教派别
即是大乘佛教

我国与日本之宗派大都属于大乘佛教

说法即宣说佛法
以化导利益众生

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

顾恺之(公元四世纪)
字长康
小字**头
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义熙初官散骑常侍

博学多艺
工诗赋、书法
尤善绘画
凡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皆能

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画师法卫贤
行笔细劲连绵
如春蚕吐丝
行云流水
出之自然

画人物尤善点睛
自云:“四体妍蚩
本无关于妙处
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六朝人口语“这个”
即指眼珠)之中

”唐张彦远评其画:“意存笔先
画尽意在”

精通画论
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书行世

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著名论点
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画法之一

因线条用中锋笔尖圆匀地细描
形似游丝
故名

《绘事雕虫》载:“游丝描者
笔尖遒劲
宛如曹衣
最高古也

”此描法适合表现丝绢衣纹圆润流畅之感
古人多用于描绘文人、学士、贵族以及仕女等的衣纹

中国古代绘画的技法之一

线条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
没有丝毫柔弱之迹
外形状如铁丝
故名

马云卿(生卒年不详)
字云卿
其名不详
山西介休人

金代宫廷画家
工于人物画创作

王振鹏(生卒年不详)
字朋梅
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官至漕运千户

界画极工致
时称第一
仁宗眷爱之
赐号孤云处士

传统中国画的技法名称
指用墨线勾画物象
不施任何色彩者
名为“白描”

 高士奇(1645—1704年)
字澹人
清代康熙时期儒臣

钱塘人氏
自幼好学能文
工于书法

因大学士明珠推荐
入内廷供奉

康熙十七年(1678年)始
代为书写密谕并纂辑讲章、诗文
深得康熙皇帝赏识

十九年(1680年)授为额外翰林院侍讲
升侍读
累至少詹士

二十八年(1689年)从康熙皇帝南巡
至其家西溪山庄
御赐“竹窗”榜额

后受弹劾退休回籍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复召来京修书
值南书房
官至礼部侍郎

四十二年(1703年)卒于家
谥文恪

康熙皇帝曾对其评价道:“士奇无战功
而朕待之厚
以其使朕学问增大也

”卞永誉(1645—1712年)
字令之(一作合之)
号仙客
盖州(今辽宁盖平)人
隶汉军正白(一作镶红.又作正蓝)旗籍

官至刑部尚书

博学好古
家富藏书籍、碑帖、书画

能书
善画水仙、柏石

精于鉴赏书画
朱彝尊《论画诗》有“妙鉴谁能别苗发
一时难得两中丞”之句
即指卞氏与另一位鉴藏家宋荦

所著《式古堂书画汇考》60卷采前人著录书画之作与其所目见耳闻者
汇而成编
上溯魏晋
下迄元明
集著录之大观
尽鉴赏之能事
至今仍是古书画研习者参阅和引征的重要书目之一

另辑有《式古堂朱墨书画纪》80卷

其常用鉴藏印记有:“令之”、“仙客”、“式古堂”、“卞令之鉴定”等

六十卷
清卞永誉编著

分《书考》、《画考》
著录其目见之清代以前的法书、名画

是书淬取著录书画诸体之长处
又分门别类
先纲后目
先总后分
先本文而后题跋
先本卷而后征引他书
辨其源流
别其真赝
考究详明

又用大小字体、眉注圈识分别正文与外录
条理井然
眉目清楚

自魏晋以来而迄清康熙时所传世之书画于此大备

书画之前有《书评》、《书旨》及《论画》
辑录诸家画论

此书著录宏富
尽管间有谬误
仍不失为一部考据精备之作

职官名
见《周礼·天官》
执掌贡赋货藏
以供邦国之用

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卷(传)”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