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期定窑紫金釉葵瓣口盘,真品,瓷器,图片,鉴赏

阅读

                               宋时期定窑紫金釉葵瓣口盘<br>真品<br>瓷器<br>图片<br>鉴赏(图1)

  定窑紫金釉葵瓣口盘

高3.5厘米
口径17.9厘米
足径5.9厘米

  盘撇口呈六瓣葵花状
腹部渐敛
近底处呈折角状
故称“折腰盘”
内外施酱色釉
外壁施釉不到底
足墙露胎
圈足内有釉

  此盘造型规整
是宋代北方地区常见的器形
其釉色匀净
折角线清晰
堪称定窑瓷器中的精品

  定窑以烧白釉瓷器为主
而酱釉器和黑釉器的数量则较少
此盘釉色较浅
釉面泛黄色
这种酱色釉又称作“紫金釉”
目前所知除河北定窑烧制酱釉瓷器外
河北磁州窑
河南修武窑、鲁山窑、宝丰窑
陕西耀州窑
山西介修窑
甘肃安口窑等也有烧制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
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
始烧于晚唐、五代
盛烧于北宋
金、元时期逐渐衰落
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
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
画面简洁生动
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
造型以盘、碗最多
其次是梅瓶、枕、盒等
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
盘、碗因覆烧
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指紫金石
产于青州临胊(今山东省境内)
紫色
清《砚小史·青州紫金石》中引唐彦猷《砚录》记载:“……此石盖出于州之南二十里
曰临胊界
掘土数丈乃得
石有数重
人所取者不过第一二重
若至第四重
润泽尤甚
而色又正紫
虽发与端歙同
而质微下
”以紫金石制砚
不知始于何时
但宋人的砚谱中已有紫金石的记述
宋高似孙《砚笺》中记载:“晚唐兢取紫金石
国初已乏
  北宋、元、金代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
窑址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
宋代属磁州
故名
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
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
白地釉下黑、褐彩划花器是磁州窑的优质瓷
器物除瓶、缸、罐、碗、盆等日用品外
以瓷枕颇为著名
枕底往往有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等印记
图案内容除一般的花鸟禽兽外
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
清新活泼
瓷枕上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
如《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等
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
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县名
《汉书·地理志》载河内郡下有修武县
应劭曰:“晋始启南阳
今南阳城是也
秦改曰修武
”秦时置县
汉因之
窑址在今河南省鲁山段店
其始烧于唐
终于元代
20世纪70年**古工作者在鲁山窑址发现花釉腰鼓碎片
从而证实了唐人南卓在《羯鼓录》中“鲁山花瓷”之说
说明唐代鲁山窑是花瓷的主要产地
“花瓷”是利用釉中含铁量的不同烧制出不同色调
其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黑或褐色上带白、月白等浅色斑装饰
另一类以黑、月白或铜蓝色釉为底釉
衬以天蓝色不规则的釉斑
花瓷器型以壶、罐居多
还有盘、碗等
腰鼓是鲁山窑之代表作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
1959年发掘
窑址以今陕西铜川黄堡市为代表
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等处
宋代属耀州
故名
耀州窑唐代已开始烧黑釉、白釉和青釉瓷
曾使用化妆土
玉璧底碗及堆酱彩朵花小盖盒是其典型器
北宋时以青瓷为主
兼烧酱色釉器
北宋中、晚期是耀州窑的鼎盛时代
器型以碗、盘、碟、罐、瓶、盒、炉为主
也有渣斗和各式小杯
胎质灰白而薄
釉色匀净
由于胎中含铁
在煤窑自然氧化气氛下烧成
使青釉或圈足周围呈现姜黄色
形成了耀州窑青瓷的独有特征
装饰以刻花为主
线条刚劲流畅
北宋中期以后
出现印花装饰
   1953年北京广安门外曾发现大批刻有龙凤及花卉图案的耀州青瓷
证实耀州窑确曾烧过贡瓷
金、元时期继续烧造
元代胎釉渐趋粗糙
花纹图案较简单
亦烧白地黑花器
宋代耀州窑对各地制瓷业有很大影响
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及广东、广西等地均烧制类似的刻印花青瓷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宋时期定窑紫金釉葵瓣口盘,真品,瓷器,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