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期吉州窑绿釉刻花枕,真品,瓷器,图片,鉴赏

阅读

                               宋时期吉州窑绿釉刻花枕<br>真品<br>瓷器<br>图片<br>鉴赏(图1)

  吉州窑绿釉刻花

高9厘米
面横26.5厘米
面纵22厘米
底横24厘米
底纵19厘米

  枕如意形
底中心有长方形通气孔
通体施绿釉
底素胎无釉
枕面依枕形外周划复线开光
开光内刻叶纹4片
枕侧戳印朵花纹

  绿釉枕是宋金时期比较流行的瓷器品种
尤以北方瓷窑烧造较多
如河北定窑磁州窑
河南鲁山窑、宝丰窑、禹县窑等均有制作
此枕纹饰与在吉州窑遗址中采集到的标本类同
为吉州窑绿釉器物之典型

宋代著名瓷窑之一
位于江西吉安永和镇
宋时称吉州
故名“吉州窑”
又因烧造地点在永和镇
也称“永和窑”
其创烧于唐而终于元
所烧品种繁多
是一座综合性的民间窑
吉州窑瓷器地方特色浓郁
其中以黑釉瓷器上特有的装饰风格著称于世
除剪纸贴花外
还有木叶贴花、剔花、**釉、鹧鸪斑釉等等装饰手法
皆惟妙惟肖
宋代吉州窑烧制的品种之一
其绿釉器物中以印花碗、刻划花枕为多
绿釉枕一般先素烧坯
然后上釉
为两次烧成
烧成温度比北方绿釉略高
胎质坚硬
釉透明
玻璃质感较强
传世的吉州窑绿釉枕还有八方形的
底有“严家记”款识
陶瓷装饰技法之一
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花纹
其特点是雕刻较深
花纹有层次
刻花在宋代陶瓷装饰中极为普遍
如耀州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刻花都各具特点
刻花一般常与划花结合运用
故亦常称刻划花
此种技法至今在陶瓷器制作中仍有使用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
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
其内饰以图纹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
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
始烧于晚唐、五代
盛烧于北宋
金、元时期逐渐衰落
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
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
画面简洁生动
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
造型以盘、碗最多
其次是梅瓶、枕、盒等
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
盘、碗因覆烧
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北宋、元、金代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
窑址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
宋代属磁州
故名
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
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
白地釉下黑、褐彩划花器是磁州窑的优质瓷
器物除瓶、缸、罐、碗、盆等日用品外
以瓷枕颇为著名
枕底往往有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等印记
图案内容除一般的花鸟禽兽外
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
清新活泼
瓷枕上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
如《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等
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
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窑址在今河南省鲁山段店
其始烧于唐
终于元代
20世纪70年**古工作者在鲁山窑址发现花釉腰鼓碎片
从而证实了唐人南卓在《羯鼓录》中“鲁山花瓷”之说
说明唐代鲁山窑是花瓷的主要产地
“花瓷”是利用釉中含铁量的不同烧制出不同色调
其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黑或褐色上带白、月白等浅色斑装饰
另一类以黑、月白或铜蓝色釉为底釉
衬以天蓝色不规则的釉斑
花瓷器型以壶、罐居多
还有盘、碗等
腰鼓是鲁山窑之代表作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宋时期吉州窑绿釉刻花枕,真品,瓷器,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