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琮天保九如图轴

阅读

方琮天保九如图轴(图1)

《天宝九如图》轴

方琮绘
绢本
设色
纵146.4厘米
横50.5厘米

此幅是作者根据《诗经
小雅
天保》:“天保定尔
以莫不兴

如山如阜
如冈如陵
如川之方至
以莫不增……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
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
无不尔或承”的诗意所绘

图绘高山流水、旭日东升、屋内主人手持如意正接受众人拜贺的情景

本幅意在宣扬臣子祝颂君主及君主“敬天保民”的统治理念

作者以山冈、松树、如意、桃、鹤等被赋予长寿吉祥之意的景物为主人营造了一个可居可游的人间仙境

构图取景深远
画风归属清初“四王”中王原祁所引领的“娄东派”一路

山石树木以干笔枯墨或汁绿色皴擦渲染
墨与色交织
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和深厚的气韵

此画为乾隆皇帝所赏识
被清内府收藏

本幅款署:“天宝九如

臣方琮恭写

”钤“臣”朱文印、“方琮”白文印

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宝蕴楼书画续录”等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使用的年号
始于公元742年
止于公元756年
共15年

其中开元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
唐王朝由盛转衰

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的合称

他们在绘画风尚和艺术思想上承明末董其昌之遗绪
画风崇尚摹古
讲求笔墨韵味
于清初画坛居“正统”地位

“四王”对清及近代的山水画创作趋向有着重要影响

王原祁(1642—1715年)
字茂京
号麓台、石狮道人
江苏太仓人
王时敏之孙

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

因画艺
被召供奉内廷
深受皇室青睐
地位显赫
任《佩文斋书画谱》纂修官和《万寿盛典》总裁
官至户部侍郎
故称“王司农”

他擅画山水
其绘画艺术承绪家学
自幼得到祖父王时敏的刻意指导
一生倾注于笔墨施运的营求中
自称笔端有“金刚杵”
画风中年秀润
晚年苍浑

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清初“四王”

王原祁做为“四王”中最年轻的一位画家
秉承家学
追摹古法
在不懈创作的同时
以同样方法再授弟子
对山水画的发展及“娄东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其对绘画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中、后期“小四王”(王昱、王愫、王宸、王玫)、“后四王”(王三锡、王廷之、王廷国、王鸣韶)

“四王”的绘画创作继承明末董其昌的绘画理论和实践
力图集古人之大成
被确立为正统画派

追随王原祁的画家众多
形成“娄东派”
几乎独占了当时的画坛

著有《雨窗漫笔》、《扫花庵题跋》等

 清时的一个画派
中心人物为王原祁

王原祁(1642—1715年)
字茂京
号麓台

官户部侍郎
故称“王司农”
地位显赫

善山水
为清初正统画派“四王”之一

其山水画以古法为归依
笔法生拙沉雄
墨色元气淋漓
韵味醇厚
受到了宫廷的喜好
备受推崇

追随者众多
形成“娄东派”

代表画家有唐岱、董邦达、华鲲、黄鼎以及乾隆时期的张宗苍、钱维诚等

中国画技法之一
属辅助性用笔
为突出形象之用

“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
“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
烘托画面形象

职官名
见《周礼·天官》
执掌贡赋货藏
以供邦国之用

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1911年清逊帝溥仪退位后居住于紫禁城内廷
外朝由北洋政府接管

1914年2月4日成立了古物陈列所
所址设在紫禁城外朝部分

此前
当时的内务部与逊清皇室将盛京(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宝器20余万件运至紫禁城
然文物存放之地尚未解决

时内务部与外交部协商批准从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中拨出20余万元建文物库房
其基址选定在原咸安宫基础上

当年6月开工
历时一年
于1915年6月正式建成
交付使用
这是中国近代建成的第一座专门用于文物保藏的大型库房

库房为两层楼西洋式建筑
其中所藏集历代古物之萃
青铜、书画、陶瓷、金玉
至珍且奇
因定名曰“宝蕴楼”

1947年
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
宝蕴楼所藏文物遂逐步移出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方琮天保九如图轴”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