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期花瓷罐,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唐时期花瓷罐<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花瓷

高21.2厘米
口径7.9厘米
底径9.1厘米

  罐撇口
短颈
溜肩
腹略鼓
腹下收敛
近底处深刻弦纹一道并微撇
平底
通体施黑褐色釉
施釉不到底
罐身饰以3个连续的蓝色大斑块

  此罐釉色乌亮
衬托着天蓝色不规则大片叶状块斑
鲜明活泼
类似这样完整的器形
在同类作品中较为少见
系河南鲁山窑所产花瓷中的精品

  花釉瓷在古代文献中称“花瓷”
是唐代瓷器工艺的新创造
烧造花釉瓷器的窑址主要分布在河南省
目前已知
河南鲁山、内乡、禹县、郏县窑等均烧造花釉瓷器
此外
在山西交城也发现烧造花釉瓷器的遗址
花釉瓷是用含两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呈色剂的釉料
在坯体上两次施釉
高温烧成
其特点是在黑釉、黄釉蓝釉或茶叶末釉等地上
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块
多少不等
或规整
或飘洒
或深色釉衬出浅色斑
或浅色釉地上饰以深色斑块
互为衬托
颇为醒目
唐人对黑色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等色花斑的瓷器的称谓
唐代工匠为了改变黑釉瓷器的单调色彩
创造性地在黑色的铁质底釉上施加以铜、锰、钛、磷酸钙等为原料的釉料
经高温烧制
釉料相互融合、浸润
变化出黑蓝、天蓝、褐色、月白等彩色斑纹
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产地主要有河南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
产品以腰鼓最为著名
   20世纪60年代
以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古陶瓷研究者
先后在河南省的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发现唐代烧制花瓷的窑址
其制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
多产于河南鲁山段店及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
一类为黑色、褐色或钧蓝釉色饰以天蓝色彩斑
出产于河南郏县黄道窑和内乡二处
这些窑址**的标本为我们廓清了唐代花瓷的生产状况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
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
大多数情况下
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窑址在今河南省鲁山段店
其始烧于唐
终于元代
20世纪70年**古工作者在鲁山窑址发现花釉腰鼓碎片
从而证实了唐人南卓在《羯鼓录》中“鲁山花瓷”之说
说明唐代鲁山窑是花瓷的主要产地
“花瓷”是利用釉中含铁量的不同烧制出不同色调
其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黑或褐色上带白、月白等浅色斑装饰
另一类以黑、月白或铜蓝色釉为底釉
衬以天蓝色不规则的釉斑
花瓷器型以壶、罐居多
还有盘、碗等
腰鼓是鲁山窑之代表作
          
文献上称“花瓷”
主要指唐代北方瓷窑生产的一种瓷器
其中以鲁山花瓷为代表
一般在黑釉、黄釉、黄褐釉或天蓝釉上施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
或作有规律的排列
或任意挥洒
彩斑或形似树叶
或似云霞
或呈岩浆状分布器身
再经高温焙烧
釉彩熔融流动
呈现出绚烂斑斓的艺术效果
           
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
以后各朝多有烧造
以“黄”与“皇”谐音
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
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
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
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
然后施黄釉
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
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
故有“浇黄”之称
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
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
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
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
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
其釉面光洁
釉色浅淡娇嫩
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
其呈色几无差异
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属于高温颜色釉
从天青釉演变而来
创烧于清康熙年间
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
故称“天蓝釉”
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
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
呈色剂为氧化钴
最早出现于元代
但传世品不多
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
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
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唐时期花瓷罐,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