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琼友松图卷

阅读

杜琼友松图卷(图1)

《友松图》卷

杜琼作
纸本
设色
纵28.8厘米
横92.5厘米

此图无款
钤“東原齋”、“杜用嘉”、“一丘一壑”三印

后有文伯仁跋
说明为杜琼之作

据张丑《清河书画舫》著录:“东原先生为其姊丈魏友松写号图
当时有题诗
不知何时脱落
尚赖刘完庵长句具存
足称艺林双璧

”又据杜琼文集中有关魏友松的诗文可知
杜琼姊丈魏本成
号友松
魏氏一家都是仕宦文人

此图的创作背景是魏友松到杜琼的“东原斋”做客
两人兴致极高
交谈十分投机

事后
杜琼便乘兴作画题诗纪之
并送与魏友松

《友松图》以魏本成的别号为题作画
开吴门画派同类题材之先河
这类“别号图”主要流行于早期的吴门画家之中
而止于吴门画派衰落之时
在此前后则较为罕见

《友松图》是一幅典型的庭院小景画
描绘了庭院内的景物和人物的活动

卷首坡石上古松挺立
房屋隐露
树木丛围

正房内二人促膝而谈
身着红色官服、头戴官帽者为魏友松
身着蓝色布衣、手持书卷者是杜琼本人

此外还有两名书童侍茶

画卷中段为园内比较开阔之处
设有盆景、棋案
绘有两组文人活动
一为伏案作画
一为赏景漫游

卷尾面假山数峰
错落有秩
结构密而不塞

假山上建有小亭
当是杜琼文集中所言的延绿亭

图中
杜琼有意突出魏友松的形象
以体现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
《友松图》的创作目的不同于一般的文人画
它在寄乐于画的同时
又是为纪念友人相访而创作的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纪念性
其中的人物及景物都有所指
同时还配有诗文说明或友人的题跋

这种创作方式在后世吴门画派的作品中普遍流行
如沈周的《京江送别图》卷、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卷等

在画法上
此图继承了元代黄公望、王蒙的传统
青绿淡着色
笔法于严谨缜密中见苍健劲逸
设色秀润雅致
从中可见画家温文尔雅的风范

清张丑《清河书画舫》收录

杜琼(1396—1474年)
字用嘉
号东原
晚号鹿冠老人
世称东原先生
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出身明贤之家
少从五经博陈继学经
后陈继被荐召
他奉师命开门授徒
赵同鲁、沈恒吉、沈周都是他的门生

曾先后受荐参修《成祖实录》和《宣宗实录》
并与乡绅同撰地方志

其为人清高
终身不仕
广交名儒文士
吟诗作画
悠然自适

善画山水
远师“董巨”
近习“元四家”
笔墨蕴藉含蓄
早年风格细润秀逸
晚年苍茫荒率
得吴镇笔意

其画风和绘画理论对吴门画派具有深远的影响

有《东原集》、《耕余杂录》传世

文伯仁(1502--1575年)
字德承
号五峰
又号摄山老农
长洲(今江苏苏州)
文徵明之侄

善画山水、人物
风格略近王蒙
笔力清劲
岩峦郁茂
是文派的重要传人

 十二卷
明代张丑撰

张丑(1577—1643年)
字叔益、青父
号米庵
昆山(今属江苏)人

精鉴赏
富收藏

书名“清河”取自张丑的郡望所在地清河(今属江苏)
“书画舫”取自宋代黄庭坚诗“米家书画船”一句

此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体例仿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
以朝代为序编排
朝代之下列书、画家人名
人名下列其作品名

书中记述了张丑所藏、所见三国至明中期的书法49件、绘画115幅
抄录了有关这些书画藏品的诗文、题跋、印记等

同时
附有作者公正严谨的点评论证
是明代重要的美术史著作之一

中国古代绘画流派
简称“吴派”

苏州是古吴都城
俗称吴门
历来是经济繁荣
文人墨客云集之地

明代
在吴门地区活动的继承元黄公望、王蒙等人绘画传统的文人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被称作“吴门四家”
他们及其追随者被称作“吴门画派”

该画派的画家在创作上具有诗文书画互应
画风清新淡雅
笔墨刚柔相济的艺术特点

自兴起后
该画派取代了明代早期的“浙派”
对明后期的“松江派”、“云间派”
直至清代、现当代均有重要的影响

别号图是以字号为图名进行创作
这类作品往往被称为“别号图”
在明代极为流行

亦称“士夫画”
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
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
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
遂大行其道

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
标举“士气”
讲求笔墨情趣
强调神韵
并重视文学修养
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沈周(1427—1509年)
字启南
号石田
晚号白石翁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世代隐居吴门
父亲恒吉、伯父贞吉均善画

他早年承受家学
兼师杜琼
后博学宋元诸家
自成一格

一生布衣
优游林下
为人敦厚
笃于友谊
性情随和
胸襟磊落
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

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
尤以山水著称
有粗、细两种面貌

早年主宗王蒙
上追董、巨
以细笔为主
40岁以后博取诸家
着意于黄公望
风格逐渐变粗
形成粗笔风貌
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
笔墨疏简苍劲
格调雄健宏阔

其成熟时期的山水
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
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
于苍中带秀
刚中见柔

构图造境方面
无论繁复或简略
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
一改元人空寂之境
又着意于朴实的“质”
于拙中藏巧

他开创了“吴派”画风
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文徵明(1470—1559年)
原名壁
字徵明
后以字行
改字徵仲
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

家世武弁
自祖父起始以文显
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

他幼习经籍诗文
喜爱书画
文师吴宽
书法学李应祯
绘画宗沈周

少时即享才名
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
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
十次应举均落第
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
待诏翰林院

三年中目睹官场腐败
一再乞归
57岁回归故里
潜心诗文书画

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
尤精山水

早年师事沈周
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
自成一格

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

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门画派”
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和文坛的领袖
门人、弟子众多
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

 又名“慧山”
在江苏无锡市西
因西域僧慧照居此山
故名

慧山第一峰白石塢下有慧山泉
分上中下三池
泉水含铅锡质甚多
且水的比重大于常泉
以钱投之
能旋转久而不下
唐代陆羽以此为第二泉
元赵子昂榜曰天下第二泉

上池、中池之上均有泉亭
泉以酿酒
颇清洌
称慧泉酒
亦用以烹茶
清香可口
惠山遂成为江苏胜地

 黄公望(1269—1354年)
字子久
号大痴道人

本姓陆
名坚

字子久
号一峰、大痴道人
晚号井西老人

/常熟(今江苏)人

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
曾入狱
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
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

他专擅山水
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
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
为“元四家”之首
著有《山水诀》

王蒙(**8—1385年)
字叔明
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赵孟頫外孙

曾作过元朝小官
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

入明
曾任泰安知州
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
死于狱中

工诗文书法
善画山水
为“元四家”之一

《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杜琼友松图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