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敏杜甫诗意图册

阅读

王时敏杜甫诗意图册(图1)

《杜甫诗意图》册

王时敏作
纸本
墨笔或设色
纵39厘米
横25.5厘米

此册是依据杜甫诗意
为外甥董旭咸绘制的

王时敏作画
极力主张恢复古法
反对自出新意
曾自白:“迩来画道衰谮
古法渐湮
人多自出新意
谬种流传
遂至邪诡不可救挽

”(《西庐画跋》)无论大轴巨幛
还是扇页小品
俱要“略不失古人面目”
对元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更为心折
此册亦不例外
但在笔墨技法上
不独仿黄公望
也融汇了董源、巨然、王蒙诸家
组合成自己的面貌
和其他单纯摹古的作品相比
显出难得的生动随意

图册十二开
每开隶书杜诗二句

其中第一开“藍水遠從千澗落
玉山高並兩峰寒”
小青绿写夏日景色
小全景式构图
略学宋人
山崖壁立
茂树葱笼
飞瀑直泻

近景为长松翠竹
一渔人自溪中泊舟而归
负网沿山径走向山坳中隐现的两间瓦屋
一片山明水秀
景色怡人

第二开“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門月色新

”画暮色迷濛
新月如钩
峰峦、平湖、茂竹都被薄云雾气所笼罩

临溪草堂
柴门前二友人依依话别
意境深幽

全图纯以湿笔绘成
苍润中富清秀
诗画相应
可观
可游
可居

此册作于康熙乙巳年(1665年)
王时敏时年74岁
体现了他较为全面的创作素养和山水画功底
与其常见作品相比
颇多变化之妙
是其晚年炉火纯青之作

杜甫(712—770年)
字子美
唐朝诗人
有“诗圣”之名

其诗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倾向

《三吏》、《三别》、《秋兴》、《春望》等诗篇广为传颂

 王时敏(1592—1680年)
字逊之
号烟客
晚号西庐老人
江苏太仓人

其祖父是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
父亲是明翰林编修王衡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举进士
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
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隐居
入清不仕

工隶书
善画山水
以元黄公望、倪瓒为宗
又受董其昌影响

他极力主张恢复古法
反对自出新意
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
后世称“娄东派”
与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合称“四王”
位列“清初四王”之首
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王时敏撰
共18篇
俱为题王翬画跋

 黄公望(1269—1354年)
字子久
号大痴道人

本姓陆
名坚

字子久
号一峰、大痴道人
晚号井西老人

/常熟(今江苏)人

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
曾入狱
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
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

他专擅山水
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
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
为“元四家”之首
著有《山水诀》

董源(
—962年)
五代时南唐画家

一作元
字叔达
钟陵(今江西进贤)人
南唐中主时任北苑使

《宣和画谱》中记载董源作品甚多
但传世寥寥

传董源山水有“水墨”和“青绿”两类
今仅见“水墨”一路
多作江南一带山水景色
幽旷平和
得山水之神气
意趣天真
品格高古
开创江南画派特有风格

后世巨然继承董源衣钵
与之并称“董巨”

巨然
五代宋初画家

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南唐亡
至开封(今属河南省)
为开元寺僧

多以长披麻皴画山水
山顶多作矾头(石块)
与董源并称“董巨”
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

 王蒙(**8—1385年)
字叔明
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赵孟頫外孙

曾作过元朝小官
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

入明
曾任泰安知州
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
死于狱中

工诗文书法
善画山水
为“元四家”之一

《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青绿山水画的一种
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为主色

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相对于着色浓重的“大青绿”山水
显得更为淡雅

 与“干笔”对称

指作画时用笔含有较多水份
使画面产生滋润的效果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王时敏杜甫诗意图册”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