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钟贾山阴望平原村景图卷

阅读

董其昌钟贾山阴望平原村景图卷(图1)

《钟贾山阴望平原村景图》卷

董其昌绘
金笺
墨笔
纵28.2厘米
横252厘米

画面层林参差
树木繁茂
山峦错落
青峰连绵
板桥卧波
屋舍隐现
远方云烟氤氲
湖天一色

题:“钟贾山阴望平原村
有湖天空阔之势
亟拈笔为此图
出入惠崇、巨然两梵法门
以俟同参者评之

玄宰

”钤“画禅”朱文长方印、“太史氏”白文方印、“董其昌”朱文方印

本幅钤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
“石渠宝笈”朱文方印
“林屋洞天”朱文方印
“石渠定鉴”朱文圆印
“宝笈重编”朱文方印
“御书房鉴藏宝”朱文椭圆印
“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
“宣统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
“乾隆鉴赏”白文圆印
“三希堂精鉴玺”朱文长方印
“宜子孙”白文方印
“进德修业”白文方印

画中山石用中锋细笔勾写轮廓
继以短笔浓点或卧笔长皴表现其阴阳向背

画树运笔率意
注重枝枒曲直姿态

构图平远开阔
呈现出江山无尽的悠远之趣

董其昌将历史上的山水画家分为南北两个派系
自己崇“南”抑“北”
追求笔墨沉稳雅致

董氏以自己提倡的南方山水画名家惠崇、巨然的笔意绘制此图
愈加体现出从容恬静中蕴含的冲淡平和的文人气息

《石渠宝笈续编》卷三十八著录

钟贾山是上海市西郊佘山地区的一座山峰
位于天马乡境内
东隔沈泾塘与卢山对峙

传说唐代有钟姓和贾姓人士隐居于此
因而得名

它与天马山、横山、小昆山、凤凰山、辰山、薛山、机山等山峰连成一线
蔚为壮观

董其昌(1555—1636年)
字玄宰
号思白
又号香光居士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
官至礼部尚书
卒谥文敏

精于书画鉴赏
富收藏

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
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

工书法
自谓于率易中得之
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

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
但并不泥古
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
拙中带秀
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
并以其为代表
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

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惠崇(
—1017年)
北宋画家、诗人、僧人

工画鹅雁鹭鸶
寒汀远渚
世称“惠崇小景”

其画属南方山水画派支流
意境虚和萧散
独创新风
但不为时人所重

巨然
五代宋初画家

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南唐亡
至开封(今属河南省)
为开元寺僧

多以长披麻皴画山水
山顶多作矾头(石块)
与董源并称“董巨”
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
共有三编
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
共四十四卷
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共四十卷
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共二十八函
一百二十册

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位于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养心殿内西暖阁
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
名温室

因内府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乾隆皇帝视为稀世之宝
贮藏于此
并撰《三希堂记》
阐释“三希“之深意
遂易名为三希堂

至今仍保持原貌

山水画技法名
“三远”之一

出自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
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

”记录清内府收藏的绘画、书法之著录书

清王杰、董诰、金士松、沈初、彭元瑞、阮元等奉敕纂辑

续编八十八卷
目录三卷

清内府所贮书画自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完成《石渠宝笈》初编
迄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已历40余年
其间收藏更趋宏富

为宝典藏
以免舛伪错失
乾隆帝敕谕王杰等人重加荟辑

是书于乾隆五十六年始辑
迄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成书

体例依初编以书画作品的贮存处所(如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等)分辑
以备点查

其叙述书画按照书册、画册、书画合册、书卷、画卷、书画合卷、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九类区分

文字分划段落
标界朱栏
以清眉目

书首列有总目
以便查稽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董其昌钟贾山阴望平原村景图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