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期白釉双龙耳瓶,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唐时期白釉双龙耳瓶<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白釉双龙耳瓶

高42.7厘米
口径10厘米
底径10.9厘米

  瓶盘口
细长颈
溜肩
腹部丰满
至胫处渐收
颈上突起5道弦纹
口沿与肩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龙形柄高耸直立
龙头探进瓶口衔住口沿
胎极白
施半截白釉

  此瓶以造型的空间虚实以及轮廓线的自然和谐见长
对称的龙形柄与口、肩相连所形成的虚实对比
于浑厚质朴中洋溢出俊俏与妩媚
圆滑的曲线与折角处分明的棱角有机结合后
又于刚健挺拔中透出协调柔和的韵律美
器身施白釉
更显高贵典雅
这种瓶的形制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融进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后
端庄典雅的形体一展大唐盛世的神韵

  双龙耳瓶是唐代流行的瓶式
除白釉外还有青釉唐三彩等品种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
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
大多数情况下
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瓷器釉色名
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
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
呈现青绿色泽的釉
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
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
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
至唐代日臻完美
被誉为“千峰翠色”
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
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
明清之际
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
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
苍翠欲滴
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唐代低温彩色铅釉陶的通称
它以含铜、铁、钴、锰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做呈色剂
入铅做助熔剂
即可以直接施彩釉入窑经800℃左右低温一次烧成
也可以先烧素胎
再施彩釉入窑低温二次烧成
所谓“三彩”即多彩之意
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
有的一色单用
有的多色混合使用
而黄、白、绿三色在三彩器中最为常见
制作时先在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
然后有意识地施以各种色釉
或者使用类似“蜡染”的所谓“漏花”技法
做成色彩缤纷的器物
唐三彩是在汉代铅釉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三彩器始创于唐高宗时而盛于开元朝
多用作随葬明器
在我国河南、陕西等地有大量**
其器类繁多
包括日用器皿、建筑物、家具、动物、人物等
均有制作
其中各种动物俑及人物俑在世界美术史上享有盛誉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唐时期白釉双龙耳瓶,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