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伯仁泛太湖图轴

阅读

文伯仁泛太湖图轴(图1)

《泛太湖图》轴

文伯仁绘
纸本
设色
纵60.5厘米
横41.6厘米

本幅款署:“隆庆己巳春从胥口泛太湖因写此图

五峰文伯仁

”下钤“五峰山人”印

此图作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
文氏68岁时

画面描写从胥口泛舟太湖所见的景色
构图采用了中国古代绘画“三远法”中的“平远法”

中国画家追求为山水传神并直抒胸臆
即使以实际的山川为题时
也不拘泥于视觉上的机械描写

此幅画中“平远”的构图真实自然
着重表现辽阔的水面
与文氏常用的重叠塞实的布局有所不同
突显了太湖的浩渺

此种构图方式极好地突出了主题
展现出清旷幽远的意境

设色淡雅
为文派绘画的典型风貌

在笔墨表现方面
画家以文徵明的细笔画为基底
上追王蒙
山石用干笔勾勒、皴染
细劲缜密
有很强的个人风格特征
属文伯仁上乘之作

太湖
在江苏吴县西南
跨江苏、浙江二省
景色优美
湖中小山甚多
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也是中国文人山水画家经常表现的题材

文伯仁(1502--1575年)
字德承
号五峰
又号摄山老农
长洲(今江苏苏州)
文徵明之侄

善画山水、人物
风格略近王蒙
笔力清劲
岩峦郁茂
是文派的重要传人

 山水画技法名
“三远”之一

出自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
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

”山川指山岳、河流和平野

方志类书中常将“山川”列为一目
用以记载某一地区的形胜
诸如:山脉、河流、湖泊、池沼、津梁
以及与山川有关的森林、矿藏、名胜、景观等

文徵明(1470—1559年)
原名壁
字徵明
后以字行
改字徵仲
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

家世武弁
自祖父起始以文显
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

他幼习经籍诗文
喜爱书画
文师吴宽
书法学李应祯
绘画宗沈周

少时即享才名
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
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
十次应举均落第
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
待诏翰林院

三年中目睹官场腐败
一再乞归
57岁回归故里
潜心诗文书画

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
尤精山水

早年师事沈周
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
自成一格

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

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门画派”
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和文坛的领袖
门人、弟子众多
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

 王蒙(**8—1385年)
字叔明
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赵孟頫外孙

曾作过元朝小官
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

入明
曾任泰安知州
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
死于狱中

工诗文书法
善画山水
为“元四家”之一

《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文伯仁泛太湖图轴”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