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琼山水图轴

阅读

杜琼山水图轴(图1)

《山水图》轴

杜琼绘
纸本
设色
纵122.4厘米
横38.9厘米

画幅右上画家自题:“余尝写此境为有趣
适陈孟贤、郑德辉二公相访见之

孟贤曰
此幅可
郑公盍求诸
德辉略无健羡之色

孟贤强之
乃启言
予不敢靳也

德辉廉静寡欲
于物无所嗜好
使王维、吴道玄复生亦无所爱
此其所以能养其德也

夫以心之玩好
乃学者之病
观于德辉
则有以警于人人哉
景泰五年甲戌岁上元日
杜琼书

”题跋前钤白文“古心”、朱文“旌节名门”印
题跋后钤朱文“杜氏用嘉”、白文“东原耕者”、朱文“持敬观理”印

画面右下方有白文“陶情写意”印

此画作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
杜琼时年59岁

图中山峰耸峙
层峦迭嶂
弯曲的河流将画面中下部的山峰隔为两段
画面右下山谷林木间有山庄草亭
一文士正在草亭中读书
桥上有一拄杖文士携童子向山庄走来

该幅构图饱满
山石用圆润细密的披麻皴
浓墨点苔
系画家仿元王蒙风格而出新意的代表作之一

杜琼学王蒙颇有心得
他在52岁时作的《萝萱堂水墨山水》中就自题云:“余学黄鹤(王蒙号)最精

”顾复评价他于正统年间所作的《对泉图》时也称他“学叔明(王蒙字)能脱塞实之习
自然高雅”

杜琼(1396—1474年)
字用嘉
号东原
晚号鹿冠老人
世称东原先生
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出身明贤之家
少从五经博陈继学经
后陈继被荐召
他奉师命开门授徒
赵同鲁、沈恒吉、沈周都是他的门生

曾先后受荐参修《成祖实录》和《宣宗实录》
并与乡绅同撰地方志

其为人清高
终身不仕
广交名儒文士
吟诗作画
悠然自适

善画山水
远师“董巨”
近习“元四家”
笔墨蕴藉含蓄
早年风格细润秀逸
晚年苍茫荒率
得吴镇笔意

其画风和绘画理论对吴门画派具有深远的影响

有《东原集》、《耕余杂录》传世

王维(701—761年)
字摩诘

唐代画家、诗人

因官至尚书右丞
故世称“王右丞”

他画山水能吸收众家之妙
有接近李思训的青绿山水
也有“踪似吴生(道子)而风致标格特出”的山水松石

其水墨画尤为人称许
与张璪、项容等同为早期水墨画家

王维亦能画人物及佛像

明代董其昌创立“南北宗论”时
把王维推为“南宗”之祖

道家解释宇宙分为天、地、水三界
分别以天官、地官、水官掌管

到北魏时以三官配三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定为天官诞辰
为上元节
七月十五日地官诞辰为中元节
十月十五日水官诞辰为下元节

山水画皴法之一
亦称“麻皮皴”
由五代董源创始
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
疏林野树
平远幽深
山石作麻皮皴

”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
故曰“披麻皴”

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
董源多运短披麻皴
巨然喜用长披麻皴
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

王蒙(**8—1385年)
字叔明
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赵孟頫外孙

曾作过元朝小官
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

入明
曾任泰安知州
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
死于狱中

工诗文书法
善画山水
为“元四家”之一

《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叔明(**8—1385年)
即元末画家王蒙的字
号香光居士
一号黄鹤山樵
湖州(今属浙江省)人

工诗文书法
善画山水

曾得黄公望指点
又远师董源、巨然
能自出新意
是元末富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

他鲜明的艺术观点
高度的艺术才能
为世人所推崇
其作品亦广为人们临习
影响深远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杜琼山水图轴”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