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期三彩烛台,真品,图片,鉴赏

阅读

                               唐时期三彩烛台<br>真品<br>图片<br>鉴赏(图1)

  三彩烛台
高29.8厘米
口径7厘米
足径12厘米

  烛台分上下两部分
上盘小
下盘大
中间承以起弦圆柱
圈足外撇
上盘中心立杯形烛座
通体施蓝、黄、绿、白彩釉
底素胎无釉

  烛台的使用早见于春秋时代
《楚辞》中引“室中之观多珍怪
兰高明烛华容备
”战国时已有各式精制的铜烛台
至三国、两晋时
青瓷烛台便已出现
造型颇多
这件唐三彩烛台造型实用古朴
施釉均匀
色彩深沉雅致
又在三彩中点以蓝彩
更增添了器物的华贵韵致
是三彩器的上乘之作
照明用具
此处为佛前供器
其历史十分悠久
战国时已有各式精美的铜烛台
三国两晋时期制瓷工艺发展
青瓷烛台出现
并逐渐取代了铜烛台
三国有羊形烛台
西晋有狮形烛台
南朝有四管带座烛台
隋唐时期烛台的造型更加丰富
明宣德有青花八方烛台
烛台上置蜡烛形插柱
正德时期的烛台基本保持明初烛台之结构
清代仍沿袭这一器形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
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
经高温烧制后
呈青绿色或青黄色
所以称为青瓷
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
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
东汉晚期窑址**的青瓷
质地致密
透光性好
吸水率低
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
器表通体施釉
胎釉结合牢固
釉层透明
莹润光泽
清流淡雅
秀丽美欢
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
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
从东汉起
历经六朝
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
青瓷始终盛烧不衰
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唐代低温彩色铅釉陶的通称
它以含铜、铁、钴、锰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做呈色剂
入铅做助熔剂
即可以直接施彩釉入窑经800℃左右低温一次烧成
也可以先烧素胎
再施彩釉入窑低温二次烧成
所谓“三彩”即多彩之意
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
有的一色单用
有的多色混合使用
而黄、白、绿三色在三彩器中最为常见
制作时先在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
然后有意识地施以各种色釉
或者使用类似“蜡染”的所谓“漏花”技法
做成色彩缤纷的器物
唐三彩是在汉代铅釉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三彩器始创于唐高宗时而盛于开元朝
多用作随葬明器
在我国河南、陕西等地有大量**
其器类繁多
包括日用器皿、建筑物、家具、动物、人物等
均有制作
其中各种动物俑及人物俑在世界美术史上享有盛誉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唐时期三彩烛台,真品,图片,鉴赏”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